2019-12-26 15:09:41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12月26日消息 金华日报东阳分社记者 杜晓萍
编者按: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东阳作为“教育之乡”,历来崇文重教。今年,东阳市委、市政府对当前发展作出了“五个关键时期”的重大判断,包括打造县(市)级高等教育高地,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均衡发展的关键时期。东阳市教育大会则提出了“东阳教育 人人向往”的目标。东阳市教育局如何紧抓重大发展机遇,实现东阳教育高质量发展?请看这份“成绩单”。
一段上线人数1674人,其中,东阳市属高中一段上线人数1304人(不含体艺类、三位一体),上线比例35.6%,创历史新高;东阳中学一段线上线人数(不含体艺)623人,清华、北大录取4人,700分以上两人,领跑金丽衢。
国家和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监测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其中,在2018年省小学教育质量检测24项指标中,东阳17项列全省前5%,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东阳市教育局创新与改革并行,一方面创新教研体制机制,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双管齐下守住“生命线”。
本周,浙江省先进教研组评审结果正在公示,其中包括东阳市吴宁一中社会组、中天初中语文组、吴宁五校数学组、巍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巍山校区数学组。这是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通过创新强化教研结出的一个果实。
今年,东阳市教研室提出“三小”教研模式,即“小命题、小讨论、小反思”,要求各学科教研员对教研活动的设计应更贴近教学实际、更具独特视角,帮助教师们积跬步而致千里,从而提升教研的实效性。去年12月,东阳市教研室设立了6个教学联盟,逐步完善市、区域、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形成了东阳市级教研引领、区域教研延伸、校本教研深化的教研新格局。每个教学联盟都有一名教研员,他们长期扎根学校,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推动薄弱学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年年初,东阳市教研室组建高考选考学科研究小组,成员是普通高中选考学科的近50名教学业务骨干,凝聚智慧,服务学校教学。11—12月,高中教研员深入各高中开展“基于诊断与改进”专题调研,关注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的疑难点,备战2020年1月的选考。高中数学教研大组还组建了教龄3年以内的新苗班和教龄4~10年的新锐班,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执教水平。通过一系列举措,教研室为巩固优质普高群体的优势地位贡献了教研力量。
本学期开始,东阳在全市小学实施“五好学生”评价,在处理德与才的关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在全省率先开展探索。10月,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作出批示肯定。
作为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市,东阳遵循育人为本、因校制宜、多维多样的基本原则,既关心学生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个性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习品质的形成。
新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不以分数为王。为此,东阳将改革考试方式,评价内容与方式将体现学生在各类活动和学科学习中的过程表现,并建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长记录档案,适时记载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与轨迹,包括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与活动记录作业与作品展示、家长与教师的寄语等。这有利于引导家长和老师更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散发自己的光芒。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