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东阳  正文

【老干部话当年㊶】胡章明:指尖上的会计

2020-06-05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卢师慧


金华新闻客户端6月5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卢师慧 文/摄


个人名片


胡章明,永康芝英人,1931年出生。1949年6月至1969年4月,在东阳税务局、南马、千祥、三单等地担任会计。1969年5月至1970年7月,在东阳化工机械厂任会计。1970年8月至1975年1月,在千祥财税所任会计。1976年1月至1978年9月,在东阳社企局任会计。1978年10月至1984年,在东阳大阳乡负责社办企业。1984年7月离休。几十年来,他辗转多地,搬过多次家,但始终将算盘带在身边,用初心去诠释自己的会计情。



走进年逾九旬的胡章明家,房间一角堆满各种书籍、报纸,这些都是他离休后每天的精神食粮。在胡章明的床头,一把老旧的算盘分外显眼。

“父亲这辈子都是在和算盘打交道,年轻时算盘放在头顶都能算得又快又准。”胡章明的儿子胡跃钢说,即便上了年纪,听力下降了,行动迟缓了,只要打起算盘,父亲依旧充满激情。



解放初期背着枪上门收税


胡章明出生在永康芝英镇,家中兄弟姐妹较多,经济不宽裕。勉强读完小学后,胡章明便留在家中务农。但热爱学习的他时常在做农活的空当看书。“那么多课程,最喜欢的就是数学。”胡章明说,算盘的敲击声让他觉得分外亲切。

离开家乡,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年轻时胡章明不敢想的事。1949年,当时在金华税务局工作的哥哥介绍胡章明到东阳工作。“我一个人挑着铺盖,从芝英走到东阳。”胡章明说,带着期待的心情,他来到了东阳这座陌生的城市。

胡章明在东阳南马、千祥、三单和磐安岭口等地当过会计。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三单、岭口等偏远山区,上门收税要骑着自行车,背着长枪。当时,在这些山区还常常有土匪出没,为了自身的安全和顺利收税,政府工作人员大多学习了必备的防身技能。

“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这话,胡章明时常说起。做会计,最重要的就是清廉、诚信。虽然当时收到的税款并不多,但胡章明每一笔都算得很清楚,并仔细登记在册。“父母时常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本分。”胡跃钢说。



在千祥工作时助当地经济发展



在胡章明工作的30余年里,有近30年是当会计,而在多地工作过的他,待得最久的地方便是千祥。“我在千祥出生,在千祥念书到初中。”胡跃钢说,他的少年时期,也是跟着父母在千祥度过。

在胡跃钢的记忆中,父亲在千祥工作时曾把千祥的中药和玉米种子引进永康种植。同样,胡章明发现当时千祥大多种植单季稻,于是他便把家乡的双季稻种植法引进到千祥,这给两地农户都带去不少便利。

也许是职业的原因,胡章明在经济发展上有着一定的敏锐性。当时,许多乡镇都有属于自己的农机厂和被服厂,在千祥,他是最早帮助千祥办厂的人。“父亲协助办起的五金厂以生产烟斗和发卡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胡跃钢说。

胡章明在离休后依然发挥着余热,始终关注和支持社会公益,乐善好施,如赞助永康老家的老年协会8000元、赞助吴宁街道城南社区百家巷小区3000元等。



更多资讯关注金华新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