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6月10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杜晓萍 通讯员 单思嘉
入夏以来,广西、河南、陕西等地发生多起溺水事件,多名学生溺亡。5月底,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20年第2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盯紧盯细,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东阳也召开了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对该项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但如果思想松懈,安全就是“易碎品”。对学校来说,安全教育不能只是特定日子里的例行公事,要常抓不懈;安全教育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其防范意识,为学生戴好“安全帽”,远离危险。上周,本报采访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4所学校,它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紧绷“安全教育弦”,守护学生的身心安全与健康。
“不扔”“(靠)右走”“119”……这学期,东阳市实验幼儿园的楼梯扶手上、灭火器边,出现了小朋友们制作的“安全标识”,简单的关键词配上图画,提醒大家不要乱扔瓜皮纸屑,不在楼梯上推拉,不要随意动消防栓等。
这些标识来自“我的安全我关注”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双眼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设计、制作标识,敲响安全钟。“教师言传不如幼儿自己体验,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要让孩子们自己动起来。”东阳市实验幼儿园园长沈群英介绍,该园一直以孩子为中心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持续创新教育形式,让孩子们从被保护逐渐过渡到自我保护。
延迟开学期间,东阳市实验幼儿园基于对生命教育和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的思考,开展了“宅”宝防疫之“隔离标识”创意制作STEAM项目化实践活动。孩子们调查、记录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设计“隔离标识”,并就地取材,收集家里的绳子、积木、纸箱等制作标识,有悬挂式、桌牌式、正方体、三棱柱等,充满奇思妙想。结合作品,孩子们还向家人介绍戴口罩和洗手的正确方法,宣传科学防疫,有效隔离病毒,保护生命安全。
一场“隔离标识”创意制作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病毒的危害,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接受了一次基于生活的生命安全教育,也让孩子们在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技术、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综合发展。
安全教育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东阳市实验幼儿园基于儿童定制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链接生活,有食品安全、防拐、防溺水等,不仅充满童趣、童味,也能帮助孩子提升经验、技能,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成长。
在防拐主题教育活动中,东阳市实验幼儿园针对小班孩子开展情境化安全教育,邀请志愿者扮演骗子,用好吃的、好玩的诱惑孩子,考验孩子的“定力”。对于大班孩子,该园开展“我是小小安全宣传员”活动,各班自选班级主题,孩子们唱歌表演、绘画、到街头实践,做一名安全宣讲员。
此外,东阳市实验幼儿园还挖掘家庭教育资源,邀请“爸爸老师”进课堂。交警爸爸、消防员爸爸等与孩子们互动,传授安全常识,既专业又生动,家校合力守护孩子安全。
更多资讯关注金华新闻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