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 12:50:55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6月10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杜晓萍 通讯员 王晓颖
入夏以来,广西、河南、陕西等地发生多起溺水事件,多名学生溺亡。5月底,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20年第2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盯紧盯细,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东阳也召开了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对该项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但如果思想松懈,安全就是“易碎品”。对学校来说,安全教育不能只是特定日子里的例行公事,要常抓不懈;安全教育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其防范意识,为学生戴好“安全帽”,远离危险。上周,本报采访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4所学校,它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紧绷“安全教育弦”,守护学生的身心安全与健康。
“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家不要太贪凉,少吃生冷食物。梅雨季节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同学们要注意分辨,不吃不新鲜的食物。”周一放学前,东阳市实验小学五(6)班班主任王学谦以食品安全为主题,在班里开展“一分钟安全教育”。
据悉,东阳市实验小学建立“1530”教育机制,即各班利用每天放学前1分钟、周末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在“晨夕谈话记录本”上留痕。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时节的高发事件确定不同主题,也会“插播”当前的突发事件,结合图片、视频、典型案例等方式,对学生敲响安全警钟。该校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参与“1530”教育,人人成为学校的“安全员”。
在东阳市实验小学,警示教育已融入日常工作中。该校倡导文明“三不”——非允许不丢弃、非紧急不喊叫、非运动不奔跑,安全“四不”——不攀爬、不踩踏、不追赶、不乱闯。保安和值日教师每天巡视,每班设立2名小小监督员,并把文明“三不”、安全“四不”纳入少先队“优胜中队”评比中,减少安全事故隐患。
常态化坚持夯实了安全教育的基础,除此之外,东阳市实验小学以主题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去年,该校组织部分学生到东阳市农商银行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学习、体验如何使用救援设备。
今年,学校邀请救援队讲师万伟刚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认识地震,科学应对”的科普课。对三(2)班学生姚禹谦来说,这堂课特别难忘,“万叔叔讲得很有趣,我还当了回小老师,上台示范了避震动作”。
每年6月是安全生产月,该校也会组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寓教于乐。“灾害+飞行棋”设置了突发暴力事件、地震、火灾、水灾四种危险状况,学生每走一格棋,学习一种安全知识。
“六一”游园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各年级根据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灾救灾、防溺水、防欺凌等主题,设置知识馆、体验馆、游戏馆等,让学生们进行安全“大闯关”。自绘校园风险地图、校园普法漫画展、“交通陋习我来拍”等,也深受学生喜欢。
此外,东阳市实验小学与东阳市农商银行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合作,开发生命安全教育体系课程,让心肺复苏、户外绳结等急救知识进课堂;每年开展“学生安全千万家”走访活动,为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建档立册,引导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监护。“我们常态化、体系化、课程化开展安全教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校长俞国栋介绍,去年,该校获评金华市安全管理示范学校。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