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15:54:38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6月30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杜晓萍 通讯员 张燕莺
6月上旬,在东阳市根治欠薪工作推进会上,横店四中新建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落实无欠薪工作的做法。该项目从源头抓起,施工单位办理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农民工一进场就做好一人一档建档工作,并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薪酬支付方式、支付期限,录入考勤系统。学校、代建、监理、施工单位互相监督,确保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要根治建筑领域欠薪‘顽疾’,必须改变口头约定工资等用工陋习,推动项目从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东阳市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蔡航云介绍,东阳不断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堵疏结合,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每个月,浙江森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的项目总监们,都会对其负责的重点项目开展农民工访谈,根据施工单位的实名制工资发放清单进行抽查,了解工资是否按月足额发放。作为监理公司,森威还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农民工名单、工资支付台账等,并归档保存。据悉,在行业主管部门东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支持下,东阳市劳动监察大队发挥监理公司“工资监管”的职能,从源头上做好防欠薪工作。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近两个月来,东阳市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委托银行按月代发工资等六项制度,筑牢“防护墙”。
东阳市要求具体工程在正式开工前要先办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建设单位、总承包企业、银行、行业主管部门、人力社保等五部门须签订《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分账管理协议》。
东阳市目前已有45家施工单位签订了“五方协议”,开设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以确保农民工按时领到月薪。6月,东阳还启用“浙江省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全过程实时监管工程建设领域在建项目的农民工工资发放,对工资支付情况进行预警预测和统计分析等。目前,该市已有63个在建项目进入该平台,完成了基础信息、专户备案、实名制考勤等数据的对接。
6月17日,东阳市劳动监察大队接到陕西人周某的投诉,他反映自己和6名老乡在东阳某工地干活,最近想回老家,但工地不愿意结算工资,工地应支付他们工资合计11.4万元。东阳市劳动监察大队立即派监察员赶赴工地。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人了解情况后,联系上项目经理,然后核对工资,根据实名制考勤记录、劳动合同等,当日就结清了周某等人的全部工资。
为加强监督,东阳市劳动监察大队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并畅通举报投诉电话,做到重大案件第一时间报告,一般案件3个工作日内处理。去年年底,“东阳人社”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又开通“东阳根治欠薪进行时”专栏,目前该专栏已接到举报投诉43起,结案率达100%。
今年,东阳市还尝试在建筑工地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室,以便就地化解矛盾纠纷,降低农民工的维权成本。
6月中旬,东阳市劳动监察大队李芳枝和东阳市住建局蒋一坚等4名指导员,对其联系的横店40多个建设项目开展地毯式检查,查看台账资料是否规范完整、维权公示有无上墙等。
东阳市劳动监察大队针对建筑领域实际,制定了指导员联系工地、分级管理、定期通报、联合惩戒等举措,与人社、住建、水务、交通、教育、卫健等行业主管部门形成合力,编织“监管网”,确保落实六项制度。目前,东阳市有25名治欠薪指导员,联系70余个投资大、工期长的重点监管项目。各在建工程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档案”,每月在规定时间内把相关台账资料上报给指导员。
东阳市治欠薪办结合月报及日常、专项检查,每季度进行综合评定分档,定期向各行业监管部门、项目部通报治欠薪情况。该市将各建设项目分为A、B、C三档。对长期划分为C档的,人社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惩戒,以达到“C档清零,A档占比50%以上”的目标。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