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浦江  正文

金华日报|浦江争做赶超发展先行军

2021-10-20 14:20:54

来源:

作者: 方令航

  金华新闻客户端9月27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方令航

  在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浦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坚持创新发展、产业发展、融合发展原则,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抓手,用发展解决历史问题,用创新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积极从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寻找新机遇。

  今年1—8月浦江县多项指标在全市走在前列:1—8月规上工业总产值154.37亿元,同比增长41.3%。规上工业增加值28.68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居全市第二。8月浦江县外贸进出口总值8.78亿元人民币,单月进口和出口增幅双双列全市第一。

  浦江充分发挥水晶、绗缝、挂锁等传统产业优势,立足发展光伏等新兴产业,聚焦高端数字化产业改造提升,夯实地方产业现代化基本盘,奋力跑出产业振兴“加速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金华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成员考察虞宅文旅项目

  增动能 项目为王引领赶超

  “目前华聚光学的车灯透镜生产线项目已入驻水晶小镇并投入试运行,今年引进华星行的高端饰品、双兴精品茶具酒具、星之佑灯具开关电源、中意灯饰和惠泓灯具成品灯等项目,达到园区行业细分化,高端化、多元化发展目标。义乌易镭拟投资占地100亩的电商综合体,该项目落地可实现水晶实体生产和工业旅游的嫁接,实现产业链循环发展。”记者近日在浦江县水晶产业园生产基地了解到,园区深化“妈妈式”服务,积极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全年力争实现新上规企业20家以上,今年园区亿元产值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聚焦重点项目,强化转型升级,水晶行业的“凤凰涅槃”只是浦江聚焦产业,攻坚克难跑出“加速度”的一个缩影。今年来浦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开展“五大战略”为工作主调,扎实做好干部队伍建设,营造“比学赶超、加快发展”良好氛围,以实干实效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呈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浦江经济社会指标持续向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稳步发展,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地、开工、投产,工业总产值大幅增长,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1—8月规上工业总产值154.37亿元,同比增长41.3%。规上工业增加值28.68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居全市第二。

  杭机、赛伍、万赛等一批优质项目的落户,展现出浦江产业加快突破的蓬勃生机。浦江现有379家规上企业,其中31家上年亿元以上产值企业1—8月产值合计67.05亿元,产值比重达到43.4%,成为浦江制造的“主力部队”,有两家企业产值1—8月达到10亿元。

  着眼于招引项目的同时,浦江也积极引导传统企业转型,重塑竞争优势。上半年浦江水晶四个园区存量企业从428家整合为347家,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数字赋能,自觉淘汰落后产能。今年列入小升规培育企业42家,全年力争实现新上规企业10家以上。

  浦江充分发挥企业在转型升级、二次出发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和产业链拓展延伸,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共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浦江晶盛水晶有限公司近年陆续购入12台自动化加工设备提升产能,政府部门整合大数据提供智能化服务。公司财务负责人郭艳告诉记者:“2020年我们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97万元,今年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后,预计全年加计扣除金额可达150万元。”浦江县税务局向辖区内193户关联企业推送政策培训视频,为企业创新发展添动力。

  今年以来水晶产业招商引资势头强劲,成功引进投资1.5亿元的惠泓照明浦江基地、投资1亿元的星之佑科技LED智能开关电源等。上半年水晶产业园区共有效对接10个项目,成功签约4个,签订投资意向书3个,总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启动项目供地5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浦江微电子与智能制造研究院负责人李训根告诉记者,浦江的传统产业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县上下铆足改革攻坚干劲,主动担当作为,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涵养产业生态、构筑产业优势,加速推进产业振兴与转型升级,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富美新浦江现代化建设上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浦江把项目建设工作重视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形成全县上下狠抓项目落地、服务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为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实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的目标,浦江集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通过评选“红旗、黄牌、蜗牛”项目传导压力,倒逼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力争26个项目完工投用、24个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省市重点、省集中开工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到100%以上;确保19宗已出让土地项目和11个政府、国企投资和乡镇投资项目100%实质性开工建设;完成36个项目统计入库。同时加快推进整县光伏规模化开发工作,力争到2021年底,新增装机50兆瓦;到2022年8月底,新增装机200兆瓦;到2025年末,新增装机500兆瓦。


  绿水青山正在变身金山银山


  优营商 新浦江人扎根产业

  中秋节,来自江西修水县的罗序正没有回老家。这些年他带了10多名亲友在浦江创业并安家落户,作为“新浦江人”,他们已经完全融入这里的生活和工作。罗序正创建的浦江卓舰水晶工艺品有限公司专注于水晶饰品、摆件的设计开发,公司依托深圳的房地产软装公司,设计生产各类现代室内水晶饰品、摆件,产品出现在万达、万科、碧桂园、绿城等知名开发商的售楼处、样板间。

  罗序正原本在温州和朋友从事礼品生意,2010年他发现国内水晶制品的源头在浦江,就寻思着来这里找寻商机。刚到浦江时罗序正才带了7000元钱,其中5000元还是借的。租了一间民房的阁楼,罗序正兄妹开始在浦江创业。为了省钱他连椅子都舍不得买,坐在用砖块搭建的水泥凳上操作电脑联系客户。罗序正还记得当年接的第一笔订单是500个水晶奖牌,因为文字差错返工这笔货还亏了1000元。但浦江水晶成熟的产业链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看到了希望,罗序正一步一个脚印在浦江扎下了根。如今他专注地产软装工艺品的开发生产,妹妹则有了自己的专业跨境电商公司。

  罗序正的父亲这些年也在浦江帮着儿子打理生意,在他看来孩子选对了地方,浦江给了创业者足够的空间,是全家人的福地。去年5月浦江万家跨境电商产业园招引“卓舰水晶”入园,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办公场地、运营推广等系列助力,让罗序正对未来有了更大信心:“地域文化让水晶工艺品更有魅力,浦江人能够占据水晶行业高地是有文化原因的,我们也是依托领先的设计才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了独特定位。”在浦江这些年,罗序正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并对地方文化有了浓厚兴趣。他的家乡修水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有诗书名家黄庭坚、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山背文化”,与“诗画浦江、上山文化”一样,都是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这让罗序正觉得有很深的缘分,激励他在水晶艺术品细分市场中不断开疆拓土。

  外来建设者扎根浦江,地方政府从就业环境、子女读书各方面完善服务。针对外来务工者反映强烈的子女就学问题,郑家坞镇党委专门落实项目责任人,近期帮助20余名“新浦江人”妥善解决问题,为企业生产、职工生活解决各类难题53个。郑家坞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潘东芳告诉记者:“我们支部14名党员教师自费购买学习用品,为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弟实现微心愿,立足教育真情解难,以强大的红色引擎激发拼搏发展的内生动力。”

  要像对待自家人一样,关心外来投资者,关爱一线的务工者。近日浦江经济开发区以“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主题开展“片区联盟”企业座谈。面对面了解企业情况,零距离倾听企业主诉求。大家畅所欲言,一条条涉及要素保障、融资、用工、市场等方面的企业意见被记录下来并督办落实。“浦江的营商环境、政务环境、生态环境我们很满意,政府搭建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难题共商,促进企业抱团发展,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发区招商顾问团成员,浦江奥尔登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程敏现身说法,吸引更多企业主投资浦江。


  郑家坞中心小学以党心暖童心,建设“博雅先锋”党建品牌


  激活力 改革实干勇于担当

  浦江高站位谋划部署,精心定制专班服务菜单,高标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深”“讲新”“做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学习教育与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同频共振。为支持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破解地方民营企业遇到的融资难题,浦江县工商联联合金融、法制、经济商务等多部门,通过“亲清直通车”、战略合作等方式支持民企发展。浦江农商银行通过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推出金融特色产品,每年提供不低于5亿元的专项贷款,加大对商会及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为浦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以严的主基调,营造干事创业的新环境;以实的举措破难题、出亮点,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浦江县行政服务中心以“惠企、利企、便企”为导向,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全面取消招标文件工本费,此举大幅降低投标企业参与门槛和成本,进一步减轻中小微企业交易负担,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激发招投标市场活力,提高企业投标积极性,令招投标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截至目前,已有166个项目取消招标文件工本费,惠及投标企业1980家次,预计每年可惠及企业4000余次,节约成本200余万元。

  以改革创新机制体制为引擎,浦江县通过督办系统、亮灯管理、挂图作战等,有力推进规划编制、招商引资、四区开发等各项工作,踏石留印迈出深化改革的关键性步伐。记者从金华海关获悉,8月浦江县外贸进出口总值8.78亿元人民币,单月进口和出口增幅双双列全市第一,今年1—8月浦江县外贸进出口总值5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6%。其中出口52.97亿元,增长21.43%。数据增长的背后,有着许多“新浦江人”的贡献,更有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竞争等不得,发展等不得,千方百计抓项目、千方百计抓投产、千方百计抓服务,坚定不移做强产业经济,成为浦江党员干部的共识。

  浦江县第一批“坡地村镇”项目九母岛旅游度假区地处杭州、金华接壤处。在协调九母岛山塘验收事宜时,现场申请和现场审查同步进行,第一时间给企业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

  作为浦江北大门檀溪山区的重点招引项目,罗家源君澜温泉度假酒店将在国庆前试营业。罗家源君澜温泉度假酒店今年5月建成,部分证照处于验收办理阶段。地方政府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按照“一事一策”制定服务方案,尽力推动落实。酒店负责人付阳在浦江工作四年,非常满意当地的营商环境:“地方政府对我们外来投资项目一路呵护,激励企业以更快的建设、更好的服务回馈社会。我们已经开始谋划和打造罗家源4A景区项目,以五星级度假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市县,带动山区百姓增收致富和浦江休旅度假产业的发展,把檀溪打造成浦江融入沪杭都市经济的桥头堡。”


  营商环境无止境 奋力跑出加速度

从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到建设生态新城,从乡村全面振兴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从推动民生改善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浦江未来发展的目标更加精准,路径更加清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40万浦江儿女昂扬斗志、务实奋进,在开启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新征程上,没有坐享其成的乘客,没有事不关己的看客,每个人都是划桨者、搏击者,也是推动我市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奉献者。

营商环境的好坏体现在哪里?可能就在一个个服务的细节。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客商对一座城市的评价。优化营商环境,归根结底就是尽可能地为企业做好各种细节服务,“打开门”“俯下身”“心贴心”地倾听企业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难点痛点堵点。

在浦江,办理各类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不必东奔西走,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就能享受到数字化时代的办事便捷;在浦江,进行企业注册也不必焦急等候,通过电子化在线审批系统,无需提交纸质材料,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营业执照。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问题收集、协调处理、跟踪督办、结果反馈等工作机制,确保办理结果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浦江各级各部门主动改革创新,良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一块新的金字招牌,不断吸引聚集各类生产要素,营造更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诚实守信、重商护商的社会氛围。

转眼进入四季度,全年经济大冲刺诸多项目要加紧落地、收尾……在“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的总目标下,江苏、浙江、广东都已开启新一轮强制性“拉闸限电”,外贸企业在面临原材料涨价、外运挑战的同时,或将遭遇用电尴尬,甚至在产能调整中被迫停产。市场不等人,创新不等人,发展不等人。浦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更要应对新的挑战,仍需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为人先、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书写新篇章。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对于资源禀赋这些硬条件,营商环境被视为软实力,这恰恰也说明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主动作为的空间很大。要想宾客留得住,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永无止境。愿每一位来浦江来金华创新创业发展的朋友,都能够在这里精彩圆梦!

(方令航 吕南卫)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

金华日报|浦江争做赶超发展先行军
首页 > 地方 > 浦江  正文

金华日报|浦江争做赶超发展先行军

2021-10-20 14:20:54

来源:

作者: 方令航

  金华新闻客户端9月27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方令航

  在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浦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坚持创新发展、产业发展、融合发展原则,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抓手,用发展解决历史问题,用创新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积极从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寻找新机遇。

  今年1—8月浦江县多项指标在全市走在前列:1—8月规上工业总产值154.37亿元,同比增长41.3%。规上工业增加值28.68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居全市第二。8月浦江县外贸进出口总值8.78亿元人民币,单月进口和出口增幅双双列全市第一。

  浦江充分发挥水晶、绗缝、挂锁等传统产业优势,立足发展光伏等新兴产业,聚焦高端数字化产业改造提升,夯实地方产业现代化基本盘,奋力跑出产业振兴“加速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金华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成员考察虞宅文旅项目

  增动能 项目为王引领赶超

  “目前华聚光学的车灯透镜生产线项目已入驻水晶小镇并投入试运行,今年引进华星行的高端饰品、双兴精品茶具酒具、星之佑灯具开关电源、中意灯饰和惠泓灯具成品灯等项目,达到园区行业细分化,高端化、多元化发展目标。义乌易镭拟投资占地100亩的电商综合体,该项目落地可实现水晶实体生产和工业旅游的嫁接,实现产业链循环发展。”记者近日在浦江县水晶产业园生产基地了解到,园区深化“妈妈式”服务,积极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全年力争实现新上规企业20家以上,今年园区亿元产值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聚焦重点项目,强化转型升级,水晶行业的“凤凰涅槃”只是浦江聚焦产业,攻坚克难跑出“加速度”的一个缩影。今年来浦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开展“五大战略”为工作主调,扎实做好干部队伍建设,营造“比学赶超、加快发展”良好氛围,以实干实效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呈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浦江经济社会指标持续向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稳步发展,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地、开工、投产,工业总产值大幅增长,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1—8月规上工业总产值154.37亿元,同比增长41.3%。规上工业增加值28.68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居全市第二。

  杭机、赛伍、万赛等一批优质项目的落户,展现出浦江产业加快突破的蓬勃生机。浦江现有379家规上企业,其中31家上年亿元以上产值企业1—8月产值合计67.05亿元,产值比重达到43.4%,成为浦江制造的“主力部队”,有两家企业产值1—8月达到10亿元。

  着眼于招引项目的同时,浦江也积极引导传统企业转型,重塑竞争优势。上半年浦江水晶四个园区存量企业从428家整合为347家,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数字赋能,自觉淘汰落后产能。今年列入小升规培育企业42家,全年力争实现新上规企业10家以上。

  浦江充分发挥企业在转型升级、二次出发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和产业链拓展延伸,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共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浦江晶盛水晶有限公司近年陆续购入12台自动化加工设备提升产能,政府部门整合大数据提供智能化服务。公司财务负责人郭艳告诉记者:“2020年我们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97万元,今年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后,预计全年加计扣除金额可达150万元。”浦江县税务局向辖区内193户关联企业推送政策培训视频,为企业创新发展添动力。

  今年以来水晶产业招商引资势头强劲,成功引进投资1.5亿元的惠泓照明浦江基地、投资1亿元的星之佑科技LED智能开关电源等。上半年水晶产业园区共有效对接10个项目,成功签约4个,签订投资意向书3个,总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启动项目供地5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浦江微电子与智能制造研究院负责人李训根告诉记者,浦江的传统产业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县上下铆足改革攻坚干劲,主动担当作为,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涵养产业生态、构筑产业优势,加速推进产业振兴与转型升级,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富美新浦江现代化建设上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浦江把项目建设工作重视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形成全县上下狠抓项目落地、服务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为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实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的目标,浦江集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通过评选“红旗、黄牌、蜗牛”项目传导压力,倒逼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力争26个项目完工投用、24个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省市重点、省集中开工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到100%以上;确保19宗已出让土地项目和11个政府、国企投资和乡镇投资项目100%实质性开工建设;完成36个项目统计入库。同时加快推进整县光伏规模化开发工作,力争到2021年底,新增装机50兆瓦;到2022年8月底,新增装机200兆瓦;到2025年末,新增装机500兆瓦。


  绿水青山正在变身金山银山


  优营商 新浦江人扎根产业

  中秋节,来自江西修水县的罗序正没有回老家。这些年他带了10多名亲友在浦江创业并安家落户,作为“新浦江人”,他们已经完全融入这里的生活和工作。罗序正创建的浦江卓舰水晶工艺品有限公司专注于水晶饰品、摆件的设计开发,公司依托深圳的房地产软装公司,设计生产各类现代室内水晶饰品、摆件,产品出现在万达、万科、碧桂园、绿城等知名开发商的售楼处、样板间。

  罗序正原本在温州和朋友从事礼品生意,2010年他发现国内水晶制品的源头在浦江,就寻思着来这里找寻商机。刚到浦江时罗序正才带了7000元钱,其中5000元还是借的。租了一间民房的阁楼,罗序正兄妹开始在浦江创业。为了省钱他连椅子都舍不得买,坐在用砖块搭建的水泥凳上操作电脑联系客户。罗序正还记得当年接的第一笔订单是500个水晶奖牌,因为文字差错返工这笔货还亏了1000元。但浦江水晶成熟的产业链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看到了希望,罗序正一步一个脚印在浦江扎下了根。如今他专注地产软装工艺品的开发生产,妹妹则有了自己的专业跨境电商公司。

  罗序正的父亲这些年也在浦江帮着儿子打理生意,在他看来孩子选对了地方,浦江给了创业者足够的空间,是全家人的福地。去年5月浦江万家跨境电商产业园招引“卓舰水晶”入园,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办公场地、运营推广等系列助力,让罗序正对未来有了更大信心:“地域文化让水晶工艺品更有魅力,浦江人能够占据水晶行业高地是有文化原因的,我们也是依托领先的设计才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了独特定位。”在浦江这些年,罗序正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并对地方文化有了浓厚兴趣。他的家乡修水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有诗书名家黄庭坚、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山背文化”,与“诗画浦江、上山文化”一样,都是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这让罗序正觉得有很深的缘分,激励他在水晶艺术品细分市场中不断开疆拓土。

  外来建设者扎根浦江,地方政府从就业环境、子女读书各方面完善服务。针对外来务工者反映强烈的子女就学问题,郑家坞镇党委专门落实项目责任人,近期帮助20余名“新浦江人”妥善解决问题,为企业生产、职工生活解决各类难题53个。郑家坞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潘东芳告诉记者:“我们支部14名党员教师自费购买学习用品,为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弟实现微心愿,立足教育真情解难,以强大的红色引擎激发拼搏发展的内生动力。”

  要像对待自家人一样,关心外来投资者,关爱一线的务工者。近日浦江经济开发区以“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主题开展“片区联盟”企业座谈。面对面了解企业情况,零距离倾听企业主诉求。大家畅所欲言,一条条涉及要素保障、融资、用工、市场等方面的企业意见被记录下来并督办落实。“浦江的营商环境、政务环境、生态环境我们很满意,政府搭建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难题共商,促进企业抱团发展,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发区招商顾问团成员,浦江奥尔登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程敏现身说法,吸引更多企业主投资浦江。


  郑家坞中心小学以党心暖童心,建设“博雅先锋”党建品牌


  激活力 改革实干勇于担当

  浦江高站位谋划部署,精心定制专班服务菜单,高标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深”“讲新”“做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学习教育与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同频共振。为支持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破解地方民营企业遇到的融资难题,浦江县工商联联合金融、法制、经济商务等多部门,通过“亲清直通车”、战略合作等方式支持民企发展。浦江农商银行通过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推出金融特色产品,每年提供不低于5亿元的专项贷款,加大对商会及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为浦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以严的主基调,营造干事创业的新环境;以实的举措破难题、出亮点,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浦江县行政服务中心以“惠企、利企、便企”为导向,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全面取消招标文件工本费,此举大幅降低投标企业参与门槛和成本,进一步减轻中小微企业交易负担,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激发招投标市场活力,提高企业投标积极性,令招投标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截至目前,已有166个项目取消招标文件工本费,惠及投标企业1980家次,预计每年可惠及企业4000余次,节约成本200余万元。

  以改革创新机制体制为引擎,浦江县通过督办系统、亮灯管理、挂图作战等,有力推进规划编制、招商引资、四区开发等各项工作,踏石留印迈出深化改革的关键性步伐。记者从金华海关获悉,8月浦江县外贸进出口总值8.78亿元人民币,单月进口和出口增幅双双列全市第一,今年1—8月浦江县外贸进出口总值5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6%。其中出口52.97亿元,增长21.43%。数据增长的背后,有着许多“新浦江人”的贡献,更有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竞争等不得,发展等不得,千方百计抓项目、千方百计抓投产、千方百计抓服务,坚定不移做强产业经济,成为浦江党员干部的共识。

  浦江县第一批“坡地村镇”项目九母岛旅游度假区地处杭州、金华接壤处。在协调九母岛山塘验收事宜时,现场申请和现场审查同步进行,第一时间给企业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

  作为浦江北大门檀溪山区的重点招引项目,罗家源君澜温泉度假酒店将在国庆前试营业。罗家源君澜温泉度假酒店今年5月建成,部分证照处于验收办理阶段。地方政府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按照“一事一策”制定服务方案,尽力推动落实。酒店负责人付阳在浦江工作四年,非常满意当地的营商环境:“地方政府对我们外来投资项目一路呵护,激励企业以更快的建设、更好的服务回馈社会。我们已经开始谋划和打造罗家源4A景区项目,以五星级度假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市县,带动山区百姓增收致富和浦江休旅度假产业的发展,把檀溪打造成浦江融入沪杭都市经济的桥头堡。”


  营商环境无止境 奋力跑出加速度

从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到建设生态新城,从乡村全面振兴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从推动民生改善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浦江未来发展的目标更加精准,路径更加清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40万浦江儿女昂扬斗志、务实奋进,在开启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新征程上,没有坐享其成的乘客,没有事不关己的看客,每个人都是划桨者、搏击者,也是推动我市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奉献者。

营商环境的好坏体现在哪里?可能就在一个个服务的细节。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客商对一座城市的评价。优化营商环境,归根结底就是尽可能地为企业做好各种细节服务,“打开门”“俯下身”“心贴心”地倾听企业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难点痛点堵点。

在浦江,办理各类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不必东奔西走,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就能享受到数字化时代的办事便捷;在浦江,进行企业注册也不必焦急等候,通过电子化在线审批系统,无需提交纸质材料,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营业执照。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问题收集、协调处理、跟踪督办、结果反馈等工作机制,确保办理结果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浦江各级各部门主动改革创新,良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一块新的金字招牌,不断吸引聚集各类生产要素,营造更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诚实守信、重商护商的社会氛围。

转眼进入四季度,全年经济大冲刺诸多项目要加紧落地、收尾……在“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的总目标下,江苏、浙江、广东都已开启新一轮强制性“拉闸限电”,外贸企业在面临原材料涨价、外运挑战的同时,或将遭遇用电尴尬,甚至在产能调整中被迫停产。市场不等人,创新不等人,发展不等人。浦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更要应对新的挑战,仍需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为人先、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书写新篇章。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对于资源禀赋这些硬条件,营商环境被视为软实力,这恰恰也说明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主动作为的空间很大。要想宾客留得住,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永无止境。愿每一位来浦江来金华创新创业发展的朋友,都能够在这里精彩圆梦!

(方令航 吕南卫)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