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0 14:21:00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9月26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方令航 文/摄
以文兴业 赋能产业发展新机遇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这是一个城市的根和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群山环绕中的浦江有着独一无二的书画主题文化,在当前多重机遇叠加下,浦江的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孕育出新时代个性、特点与自然状态。特别是近几年浦江吹响“上山文化”的号角,积极推进“文旅富县”战略,挖掘打造属于浦江的文化高地,“诗画浦江”的特有品牌已经上升到“诗画浙江”的高度。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IP,一方面积淀着浦江深厚的历史底蕴,一方面激荡着之江流域未来的无限想象。内敛、包容、悠长的浦江文化,成就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也成为今日浦江的新内涵。文化在提升,文明在流淌,精神变富有,以文赋能让“重要窗口”更具魅力。可以说,文化不只是浦江的魂,也是这座县城赶超发展的根。
浦江文化积淀深厚,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书画名家,也成就了一批水晶工匠。浦江现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35人,其中12人是近10年新加入的,每年在国家级比赛中争金夺银高达100多人次,堪称中国书画界的“浦江现象”。正因为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浦江水晶行业做大做强也有了艺术支撑,一批巧夺天工的艺术作品频频在世界工艺品舞台上绽放,奠定了浦江水晶行业的高度。除此之外,更多的文创产业也在浦江茁壮成长,“礼赞百年 翰墨清风”为主题的全国清廉书法作品展以独到的策展主题深受群众喜爱,为千年郑义门和浦江好家风注入了全新内涵。
漫步浦江,随处可见诗画公园、艺术馆、书画院、党史公园等饱含传统文化精髓的建筑和文化符号。正是立足诗词书画特色,浦江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不断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布局诗词文化项目,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新农村,使诗词书画与群众生活相融合。
为增进书画之乡的对外交流,浦江文艺界常年“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书画名家、知名作家,精心创作与浦江人文、旅游等相关的作品,以文艺方式扩大诗画浦江的影响,助力文旅富县战略深入实施。
浦江坚持以文兴业,着力打造“万年上山”金名片,持续推动“浦江书画”繁荣兴盛,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个村落,一座城市,如果连自己所具备的文化标注都没有得到应有传承和发扬,实现共同富裕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浦江县政协副主席盛丹平说,浦江多任县领导都放眼长远,没有局限于用经济效益来衡量文化发展。县域文化需要创作队伍、场馆设施和产业平台的共同支撑,浦江要进一步提升居民素养,兴建书画交易市场,培育新时期文明风尚,展现浦江人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越来越迷惘,习惯性地打开手机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在浦江城乡却有不少人依旧习惯泼墨挥毫,这是一种良性的文化氛围,更是传统文化的引领。浦江书画文化体现了县域居民的追求,拾起文化自信,不失传统习俗,这就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间体现。”金华山文化研究院院长施怀德一直致力于浦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他说,上山文化遗址群是迄今所知东亚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人类“新石器早期居住遗址群”,凸现了中国作为“世界稻作农业文明文化圈”的唯一性、本源性、标志性、神秘性特质,堪称世界“稻源”“村始”“陶本”“俗根”。他在《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金华模式》中提出:上山文化时期的自然环境,是金华作为全国十佳宜居城市的根基所在,上山文化的定居聚落是金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历史贯脉,浦江人开拓进取、自我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是践行新时代金华精神的文化源泉。浙江已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金华在推进万年上山稻作农业文明探源游、千年诗路文化名人寻根游方面立意高远,期待更多有识之士解码浦江。
以文育人 让精神建设华丽转身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人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通过以文育人,浦江不断激发市民内心磅礴的文化力量。如今的浦江,立足书画之乡底蕴深厚的优势,坚持传承与保护并举、创新与发扬并行,擦亮“书画之乡”“上山文化”等金名片,不断挖掘人文内涵,助力城市美丽蝶变。
上山文化的希望
诗教形式活泼生动,适合师生个性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诗教工作课程化、常态化让浦江的诗教育人一枝独秀——浦江县有多所学校打造诗教与自然融合、诗教与育人融合的校园景观,为诗画浦江提供浓厚的学习氛围。近日,浦江县白马初中、岩头中心小学和虞宅中心小学创建“诗教示范学校”通过验收检查,3所学校坚持校园诗教以语文为中心,与体育、音乐、英语、书法、美术、道德、法制等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欣赏诗文之美,领悟诗词背后的意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李白路过浦江时曾写下浦阳江风光,浦江作为浙江诗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诗歌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平生无别念,念念在麟溪,婺杭诗画风景道当为宋濂寻师问道求学之路,郑义门是宋濂奉献青春年华的地方,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史遗存。”浦江县政协副秘书长何金海说,浦江有诗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县委县政府也很重视和支持,在钱塘江诗路、唐诗之路的融合中意义独具。百年书画传承,是浦江文化有别于其他县域的魅力所在。早在2013年,浦江就投资2亿元建设代表诗歌文化的月泉遗址公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工程;2016年浦江与中国诗歌学会签订5年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诗意流淌的地方”;在大畈乡兴建“中国诗人小镇”,中国诗歌年度报告落户浦江,创建AAA景区年文旅收入超500万元,游客超20万人,成为诗人、游客向往的地方……
中余乡坪上村海拔500米,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被时代遗忘的坪上村是全拆还是复兴,成为新形势下的一个课题。2016年3月,坪上村6名乡贤决定带头出资重建家园,投资超2000万元,规划新建江南民居36幢,并修复坪上古道、黄泥岭古道等特色旅游景点。为了理想出去,为了念想回来。曾经四处谋生创业的坪上人如今开始回归,选择在家门口创业。2021年“坪上云居”民宿群已接待游客8500余人次,为村民增加收入超过130万元,户均收入超3.5万元,村集体收入超过13万元,这个深山冷坞通过诗路再建实现华丽转身。
具有浦江本土特色的文旅产业在浦江这片热土不断扎根,野马岭民宿、廿九间古村、红色塘波之路……浦江不断挖掘这些人文印记、红色经典、文化传承的传统项目,让本土文化产业深深向下扎根,结出丰硕果实。依托书画文化和水晶产业,浦江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连年举办中国书画节、浦江葡萄节、中国水晶博览会,在去年“上山文化”杭州展基础上,今年还筹备“上山文化”进京展,让“上山文化”、浦江葡萄和水晶、绗缝、锁具三大“浦江造”联袂唱响大合唱,为地方经济赶超发展发出时代强音。
以文惠民 擘画百姓生活新图景
文体节会渗透性强,关联度高,无疑是提升百姓福祉的重要内容。随着文化环境持续向好,文化产业不断升级,浦江围绕百姓的多元化需求,加快推进农村幼儿教育、乡村老年食堂、城中村改造安置等民生项目建设,解决群众所忧所急所盼。
浦南街道石埠头村是该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石埠头因旧村改造发展电商产业,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万元,成为国家级文明村、淘宝村、民主法治示范村。64岁的黄兴年家有4间排屋,早在7月他就主动缴纳了900多元卫生费。农村收费本来是件很头痛的事,是政府的贴心服务让村民气顺心齐。石埠头村党支部书记黄惟善告诉记者,7月份村里已收齐全年118万元卫生费,这是村民对基层治理的最大肯定。村里两个文明一起抓,高质量建设嗒嗒球队,增添文体健身设施,通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凝聚村民力量,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生态基础。
承接体育赛事
檀溪镇坚持“文化古镇、生态名镇、农业强镇”定位,围绕环境、生活、产业、人文、治理的“五美”目标,因地制宜各展其美,推进美丽城镇农业特色型省级样板镇建设。虞宅乡前明村的茜溪体育馆,两年前开馆以来已承接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赛事,县级比赛更是隔三差五,每年迎来10万人次游客。
“培育文体产业新引擎”成为浦西乡镇的重点工作,为吸引更多人流,虞宅、大畈、杭坪纷纷因地制宜开发文旅项目,对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对村庄、景区四周进行洁化、美化、亮化,同时筑巢引凤建设水上乐园、高空栈道,拓宽产业带、培育增长极,真正把文旅产业建成富民产业。“乡村产业植根于土地,浦江注重文体惠民,赋能乡村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金华正大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人徐轶军每年暑假要为浦江输送3万名游客,他告诉记者,乡村振兴的要义是因地制宜、把准方向,坐拥山水风光优势的浦江西部山乡在这方面跑在了行业前列。
文脉有寻根之处,乡愁有守望之地,发展方有传神之笔。国庆前夕,合肥至温州高速公路桐庐至义乌段项目被纳入《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公路建设重点项目。这条连接杭新景与杭金衢两条国家高速公路项目的浦江段有34公里,规划设立檀溪、岩头、浦江南3个互通,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和优化浦江南北交通状况。
92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座未来新城正在崛起,并在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中不断传承文化的优越感,植入文明的养成感,为探索新型城市发展贡献浦江经验。
文化之光 照亮共富路
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浦江以上山文化为标志,全力打造浦江特有的文化高地。
当城市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收入越来越多,高楼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时,浦江人依旧沉醉于笔墨书香,在笔墨纸砚的传承中耕耘文化、耕耘富裕、耕耘未来。千年郑义门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淡化,年轻人没有冷落博物馆、书画厅;当一座座古村落被重新修葺,村民的种植、加工产业越来越多,乡村振兴的路子越来越广,群众的笑脸越来越甜时,迷信陋习得到遏制,浪费攀比被人唾弃,这样的共同富裕才是令人欣喜的,文化强基让共同富裕之路走得更稳健。
以文兴业,赋予文化更持久的生命力。作为水晶之乡和书画之乡,浦江很多经济主体开始发挥基础优势,研发生产有文化底蕴的水晶产品,创新思路助推产业走向市场。而文化的蓬勃发展,也持续助推浦江向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千年古城正在丰安儿女们的浓墨重彩下谱写新篇章,创出新辉煌。
文化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内在动力,近年来浦江县委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注重思想引领、唱响主流声音,提升居民素养、增亮文明底色,赋能上山文化、推广全域旅游,努力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贡献浦江力量、彰显浦江担当、体现浦江作为。
文化相通,民心共鸣,发展共享。已连续举办13届的浦江中国书画节,持续提升浦江形象、浦江声誉。针对疫情防控新形势,今年的浦江中国书画节多项活动改为线上,这种与时俱进的办节思路,也是浦江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担当。
展现乡风底蕴,擦亮城市名片。以文润富、以文促富、以文化富,我们在美轮美奂的高楼中读懂书画、读懂浦江、读懂之江潮;在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中读懂郑义门、读懂浦阳江、读懂上山文化。眼下的浦江,正全方位开足马力让老百姓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更优质的医疗、更舒适的住房、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一项项民生福祉的改善,不仅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气更高更顺,也让这座城市的“善治”底色更加亮丽。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