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30 17:29:47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11月24日消息 记者 楼明月 文/摄
昨天下午,在义乌市殡仪馆万古厅,义乌为81名逝者举行集体生态葬仪式。这是该市第十六次举行集体生态葬,已先后实施树葬和撒葬775人。
楼瑞旺是义乌义亭人。在集体生态葬仪式结束后,他与6名亲属前往义乌望月山公园为岳母进行树葬。他说,2015年,他的岳父先在望月山公园进行树葬,这是他们第二次为逝去的亲人进行树葬。
“送走岳父后,生态葬就成了岳母的心愿,现在算是圆满完成了她的心愿。”说着,楼瑞旺红了眼眶,但又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
这时候,一旁的郑骏发老人也在为他的老伴进行树葬。他和老伴都是浙江大学毕业的高知。今年3月老伴去世后,郑骏发几乎每周都会到殡仪馆的骨灰存放堂看望。现在老伴进行树葬,不仅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生命也在绿色中得到了延续。同时,郑骏发也为自己申请了树葬。
2011年,义乌第一次实施生态葬仅8人参加。如今生态葬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这与义乌市民政局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密不可分。
今年以来,义乌市民政局殡葬执法大队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便民惠民为目的,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服务——在有需求的前提下,市民可在生态葬区申请预留配偶位置;在7个已投用的生态葬区附近公路主要路口设置指示牌;把集体生态葬的时间安排在周末。
义乌市民政局局长刘德钧表示,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有利于转变落后丧葬观念,培育环保、文明、健康的现代安葬理念和行为习惯;有利于进一步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更好地保障“逝有所安”的基本需求;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接下来,义乌将继续以服务深化殡葬改革、让“身后事”联办再升级。
据悉,义乌已开启“身后事”联办2.0。通过数据跑,义乌已实现逝者有关证明材料的自助查询及打印,方便亲属市外房产、金融产品等继承手续办理;还可对逝者户籍注销、个账退发等办理事项进度进行实时跟踪。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