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3 15:11:38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3月3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王志坚 通讯员 蒋旭俊
“兰青,这个人员赶紧核查一下,信息马上要上报市指挥部。”“这人的电话一直联系不上,核查组帮忙核实一下。”“喂,你好!……非湖北回来的人员都可以回义了。”昨天上午,义乌福田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里的电话声、交谈声此起彼伏,处处是一派紧张、繁忙景象。
据悉,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这里每天承担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疫情防控协调运转的所有工作,是福田街道整个疫情防控工作的核心“中枢”。为有效开展新冠肺炎病毒防控工作,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防控阻击战,1月25日,福田街道就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街道网格平台中心,信息报送组、人员核查组都在这里集中办公。
通宵达旦是常态,有时忙得顾不上吃饭
“全面收集、正确研判信息,是精准防疫的先决条件,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 ” 朱刚露是福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也是防控指挥部信息组的组长,她肩负整个街道疫情防控的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是信息组的主心骨。90后的她,虽然年轻,但工作思路清晰,干练有担当。一接到任务,她总能迅速理出思路,指导信息组高效开展工作。她说,信息组的工作必须要做到疫情信息的全面、及时、精准,从信息的接收、研判,到指令下达、数据汇总,再到信息校准、现场核验,最后反馈上报,整个工作环环相扣,才能统筹协调整个街道精准开展防疫工作。
疫情信息排查的全面性、准确率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也是分析趋势、部署工作的基础,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朱刚露坦言,最初的时候,面对突如其来的这场“灾难”,上级部门各项指令繁杂且时间紧、任务急,指挥部忙得如一锅粥。她带头加班加点,经常通宵达旦,有时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大家都忙得“连轴转”。
据了解,福田街道外来常驻人口达18万,流动人口多,其中,湖北、温台人员在福田区域人数达18033人。为了掌控疫情,就必须详细的掌握这些人员的动态。面对如此繁杂的信息工作,如何更高效及时的开展工作,朱刚露理出了一套属于她自己的工作方法。 “首先,要在第一时间内全面解读上级政策,通过内化理解,以更简洁清晰的方式传达下去,才能实现个人信息收集的全面精准性,从而达到当日数据与累积数据、分类数据与汇总数据的精准匹配。其次,人员分工要精准,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只有高效配合才能精准的开展疫情防控。”她说,按照这一工作思路,前期通过村、社区、共建委深入细致的开展地毯式排查工作,收集了较为详尽的数据,为后期有效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截至目前,信息组已累计处理省、市、县三级系统数据69280条,排查涉湖北、温州、台州人员27341人,处理96150电话信息6277条,排查审核公安每日下发数据4345条。
腹部刺痛不已仍坚守岗位,遇到疑难就想方设法解决
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副主任方兰青是这次义乌市防疫工作的联络员,也是信息组的骨干成员,重点负责信息报送工作。疫情初期,一些收集的数据不够全面,加之市里新开发的系统功能尚不完善,数据导入会有误差,有时候一些信息有误,或者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多一个空格,都会导致数据导入不成功,或者导入的数据没有累计,就需要对每个数据逐一去匹配,许多数据反反复复要核实好多遍,工作量相当大。信息组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输入8000余条返义人员信息。
特殊时期,信息组接到的任务往往几小时内就要完成上报,时间紧,任务重。1月31日晚,为了在3505个曾到过武汉目前在义乌的人员中找出涉及在福田街道的人员,复核其情况。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其栋和方兰青2人承担起了电话核实任务,由于已是深夜,每接通一个电话,他们都会先做好解释工作,尽可能的取得群众的理解,直到凌晨5点,终于将涉及福田的83人摸排清楚。2月1日凌晨2点,又接到市政府紧急任务,需要核查手机信号曾在武汉出现,现又在义乌境内出现超过3小时的人员管控情况,方兰青又是通宵加班。
信息组的朱丹萍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过度疲劳后导致抵抗力下降,感染了带状疱疹,腹部刺痛不已,她仍然咬牙坚守岗位,直到领导强制要求她去看病治疗。但她配了药后,很快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福田街道人大主任何华东在指导工作
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综合协调组长、人员核查组长何华东,是名经验丰富、扎实肯干的镇街干部,肩负着协调街道整个面上的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的管控、信息核查等工作,遇到有疑难情况,他总是带头分析研判,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为了更有效的追踪核查人员情况,街道调派了陈依、吴奇波、王志超等精干人员,并借助公安机关的力量,对接了福田派出所7名干(协)警进驻人员核查组,利用公安内网系统帮助核查失联人员,收集相关信息。
热线服务电话24小时响不停,一台热线手机被打爆
为了让畅通居民了解政策的渠道,福田街道设立了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安排了傅仕仙、喻水莲、孙倩、刘玲玲等女同志接听热线电话,主要负责政策咨询、答疑解惑,收集信息、下派任务,集中隔离点资料收集、数据汇总报送等工作,搭起了居民和指挥部之间的“连心桥”。
由于疫情的不断变化,义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出台的政策、指令变化快,有时候,每天的要求都会不同,这就要求热线人员必须思路转变快,及时、精准的理解掌握政策要求,才能准确答复居民的问题和诉求。特别是2月19日前后几天,每天要接听700多个热线电话,一台热线手机被打爆了。
除了答疑解惑,接线人员还要承担来电人员的心理疏导、帮助解困工作。1月28日,一湖北籍女性王某,因感情纠葛回义乌后无固定住处,身无分文的她在走投无路情况下拨打了热线电话,言语激动的她绝望的想要跳楼自杀。街道热线答疑组人员接到电话后感觉事态严重,在不停安抚她情绪的同时,马上向综合协调组长何华东请示汇报。何华东结合当前街道集中隔离点义都宾馆正缺工人的实际情况,当机立断给出了建议。傅仕仁马上联系征求王某意见,问她是否愿意到宾馆打工并由宾馆安排食宿,王某欣然同意,至此圆满解决了这一特殊时期极有可能引发的人身安全事故。
指挥部核查组在接收核查任务
此外,热线答疑组还会接到96150、110等部门转过来的居民投诉、举报,以及需要核查的信息,及时将指令下派到相关社区、共建委进行落实并反馈。
一个多月以来,福田街道防疫指挥部信息、核查组累计信息处理量多达10.73万条,平均每天处理信息近3000条,背后的工作可想而知。虽然他们不是战斗在抗疫最前线,却是整个战役的“指挥中枢”。通红的眼睛,黑黑的眼圈,沙哑的声音,疲惫不堪的他们是防疫战线最美的“幕后英雄”。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