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义乌  正文

义乌返岗包车接回复工人员超3万人

2020-03-05 16:37:12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贾傲 周侃康 丁志伟

  金华新闻客户端3月5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贾傲  通讯员  周侃康  丁志伟

  平日里他们可能是上下班路上平凡的公交车驾驶员,出门旅游途中普通的大巴车司机。如今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疫情防控和返岗复工中的突击队、冲锋员。

  为促进义乌市企业复工复产,恒风集团响应政府号召,组织200辆大客车承担义乌市企业外地员工返岗运输应急保障任务,为外来建设者返义“回家”搭建起一条畅通的“绿色通道”,也成为义乌一支特殊的“招人工作组”。截至目前,恒风集团统筹调配客运班车、旅游大巴、公交车等车辆,从安徽、河南、江西等13个省(市、自治区)及义乌火车站、高速出口、机场输送、接驳返岗复工人员超过30000人。

  不分昼夜,连轴忙碌,

  确保“义乌号”返岗专列与公交对接

  火车站应急运输突击队成员何锦明是公交营运一公司负责人,他从大年三十开始便身先士卒,连续作战,每天24小时待命,认真高效地完成各项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输送任务。疫情期间,他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义乌号”返岗专列与公交接驳平稳有序。为此,他白天与时间赛跑,稳妥细致地安排车辆、驾驶员,与各部门、镇街、企业沟通对接,确保万无一失;晚上挑灯夜战,与同事认真讨论,周密制定工作计划,力求滴水不漏。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接打各类电话100多个,同时指挥50多辆公交车出入火车站公交首末站,通宵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每每想到,一列返岗专列上有1000多名能安全坐上公交安全直达厂门,他便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凌晨0点,零下6度,

  半裹睡袋行驶也要接回员工

  2月中下旬,恒风国旅驾驶员方云勇多次接到前往山西运城接送返岗复工人员的任务。由于疫情防控,一路上的服务区基本都不提供餐饮,第一次执行任务的两名驾驶员只能以随身携带的少量零食充饥。雪上加霜的是,车内空调突然发生故障,无法启动。2月份的山西运城,天寒地冻,呵气成冰,夜间最低气温可达零下6摄氏度。为了完成任务,他俩只能在寒夜里裹着睡袋顶着饥饿坚持行驶。到达目的地时已是凌晨0点,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外来车辆禁止入城,一行5辆车10名驾驶员只能在高速路口原地等待,直到下午3时人员到齐后才踏上返程的道路。

  四天三夜,往返千里,

  半个月来,他已连跑上万公里

  云南红河弥勒市与义乌相距2200多公里,来回一趟需要四天三夜的时间,这里有23名义乌华鸿控股集团的一线员工。2月16日,驾驶员黄小龙与另一名同行驾驶员毛永宏踏上了这条最远的接人之路。他们从义乌出发,一路上三小时一轮换,经过江西、河南、贵州三省,终于在17日晚抵达云南。随着23名员工陆续到齐,他们又踏上了返程路。回到义乌后,经过一天的短暂休息,黄小龙再次出发,马不停蹄投入到了返岗复工工作中。21日,前往河南安阳,接回义乌市蝶妃化妆品有限公司23名员工,来回2000公里;22日—29日,四赴安徽接送工作组往返义乌与宿州,每趟行程1600公里;3月1日,出发前往重庆接回义乌市鼎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29名建筑工人……

  “疫情不停,我们便不会停。”这既是司机们共同的心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

义乌返岗包车接回复工人员超3万人
首页 > 地方 > 义乌  正文

义乌返岗包车接回复工人员超3万人

2020-03-05 16:37:12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贾傲 周侃康 丁志伟

  金华新闻客户端3月5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贾傲  通讯员  周侃康  丁志伟

  平日里他们可能是上下班路上平凡的公交车驾驶员,出门旅游途中普通的大巴车司机。如今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疫情防控和返岗复工中的突击队、冲锋员。

  为促进义乌市企业复工复产,恒风集团响应政府号召,组织200辆大客车承担义乌市企业外地员工返岗运输应急保障任务,为外来建设者返义“回家”搭建起一条畅通的“绿色通道”,也成为义乌一支特殊的“招人工作组”。截至目前,恒风集团统筹调配客运班车、旅游大巴、公交车等车辆,从安徽、河南、江西等13个省(市、自治区)及义乌火车站、高速出口、机场输送、接驳返岗复工人员超过30000人。

  不分昼夜,连轴忙碌,

  确保“义乌号”返岗专列与公交对接

  火车站应急运输突击队成员何锦明是公交营运一公司负责人,他从大年三十开始便身先士卒,连续作战,每天24小时待命,认真高效地完成各项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输送任务。疫情期间,他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义乌号”返岗专列与公交接驳平稳有序。为此,他白天与时间赛跑,稳妥细致地安排车辆、驾驶员,与各部门、镇街、企业沟通对接,确保万无一失;晚上挑灯夜战,与同事认真讨论,周密制定工作计划,力求滴水不漏。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接打各类电话100多个,同时指挥50多辆公交车出入火车站公交首末站,通宵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每每想到,一列返岗专列上有1000多名能安全坐上公交安全直达厂门,他便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凌晨0点,零下6度,

  半裹睡袋行驶也要接回员工

  2月中下旬,恒风国旅驾驶员方云勇多次接到前往山西运城接送返岗复工人员的任务。由于疫情防控,一路上的服务区基本都不提供餐饮,第一次执行任务的两名驾驶员只能以随身携带的少量零食充饥。雪上加霜的是,车内空调突然发生故障,无法启动。2月份的山西运城,天寒地冻,呵气成冰,夜间最低气温可达零下6摄氏度。为了完成任务,他俩只能在寒夜里裹着睡袋顶着饥饿坚持行驶。到达目的地时已是凌晨0点,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外来车辆禁止入城,一行5辆车10名驾驶员只能在高速路口原地等待,直到下午3时人员到齐后才踏上返程的道路。

  四天三夜,往返千里,

  半个月来,他已连跑上万公里

  云南红河弥勒市与义乌相距2200多公里,来回一趟需要四天三夜的时间,这里有23名义乌华鸿控股集团的一线员工。2月16日,驾驶员黄小龙与另一名同行驾驶员毛永宏踏上了这条最远的接人之路。他们从义乌出发,一路上三小时一轮换,经过江西、河南、贵州三省,终于在17日晚抵达云南。随着23名员工陆续到齐,他们又踏上了返程路。回到义乌后,经过一天的短暂休息,黄小龙再次出发,马不停蹄投入到了返岗复工工作中。21日,前往河南安阳,接回义乌市蝶妃化妆品有限公司23名员工,来回2000公里;22日—29日,四赴安徽接送工作组往返义乌与宿州,每趟行程1600公里;3月1日,出发前往重庆接回义乌市鼎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29名建筑工人……

  “疫情不停,我们便不会停。”这既是司机们共同的心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