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15:08:08
来源:
金华新闻网4月1日消息 记者 王志坚 通讯员 周立云 文/摄/视频
3月31日,中国十七冶集团在义乌廿三里街道第二集聚区项目组织开展“百年辉煌•薪火相传”之“践行红船精神 建设人民满意工程”专题企业开放日宣传活动。活动邀请了义乌市政协委员以及人民网、央广网、安徽日报、安徽新闻网、马鞍山日报、马鞍山电视台、浙江新闻、浙江在线、金华日报、义乌商报等媒体记者走进施工现场,了解“美好中冶”品牌形象和十七冶建设人民满意工程的强大实力,共同见证中冶人“学党史、守初心、担使命”的行为自觉与精神热忱。
当天的宣传活动围绕“红船精神”内涵和外延展开,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四个环节,内容丰富、流程紧凑、形式多样,得到了业主和媒体记者的热情参与好评。
在“学党史”和“悟思想”宣传环节,廿三里街道第二集聚区项目党支部书记通过展板、照片、感谢信、锦旗等形式,重点介绍了项目党支部在当地践行央企社会责任、党建工作开展等情况。该党支部长期参与护学岗志愿活动、在台风过境时帮助街道抗洪抢险、与当地居民互帮互助等,传递红色正能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国五矿、中冶集团、十七冶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实现“152315”战略发展目标开好局、起好步,献礼建党百年华诞,项目部按照十七冶“创先争优,实现全年营业收入400亿元”劳动竞赛要求,组建党员先锋队并授旗,项目部全体成员当场承诺必定全心全意完成任务。
项目经理在表态发言时说,项目部全体人员一定会奋力拼搏,真抓实干,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公司下达的工作任务,还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红船精神”落到实处,充分展现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风采,全力冲刺赶工期,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
“作为一家有社会担当的央企,十七冶为义乌建设民生工程,惠及广大人民,义乌人都非常欢迎。”义乌市政协委员周名松表示,项目施工建设虽很辛苦,但还是希望项目部在绿色文明施工等方面保持高标准、要要求,项目党支部要发挥红色引擎作用,为提高义乌人民住房生活品质、优化城市布局做贡献。
随后,媒体记者实地观摩廿三里街道第二集聚区项目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近距离接触施工工艺,并且通过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对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和党建工作的细致讲解,真真切切了解了施工现场的绿色文明标化建设,安全环保管理等。
义乌廿三里街道第二集聚区项目位于廿三里街道,地块北临中新街,南临通宝路,西临城北路,东临金麟路。地块总用地面积为8.6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万多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就有27万多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一共要建17栋住宅楼,还有沿街设置商业网点,住宅层数均为24-27层的高层,商业网点为2层,地下室为1~2层。项目是“民生安置房”,建设主要用于安置廿三里街道附近五个村庄,住宅共计2067套,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廿三里区域的住房需求,成为区块发展的巨大“拉力”,进一步提升当地的生活居住品质。
人民网记者表示,十七冶廿三里街道第二集聚区项目是重点民生工程,对于解决廿三里本地居民的住房问题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十七冶集团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保质保量,彰显了央企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央广网记者认为,十七冶廿三里街道第二集聚区项目积极使用BIM技术、智慧工地、绿色施工等新颖模式,使整个项目建设科技化、智能化、现代化,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在建设工程创新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