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的时候
我们看到的是桃红和柳绿
享受的是暖风拂面
但金华有个人
他看到的春天
不一样
他看到的
是一个会被绝大多数人忽视的世界
这就是小昆虫的世界
准确地说
应该是林恩微距镜头里的昆虫世界
平时在野外,如果看到蚱蜢、螳螂、飞蛾等,你可能会叫着跑开,但是看到林恩的这些照片,说不定大家会爱上这些小昆虫。
林恩是武义人,一名微距摄影师,在他的摄影世界中,昆虫等微小的生物是他主要的拍摄题材,结合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他喜欢用相机去记录大自然中多彩的生物,把所感受到的,看到的,拍成作品分享给他人,通过影像让更多的人去感受自然的美丽。
10年前,林恩还在小县城里开电脑店,有了稳定的收入和时间后,便开始琢磨摄影。
在他的家乡武义,环境优美,家门口的山林里,就能拍到很多昆虫。
因为昆虫小,要进入它们的世界,就得用微距摄影。刚开始看别人的照片时,林恩以为有了微距镜头就能办到,但事实是,昆虫们不是训练有素的“模特”,有时一走近就被吓跑了,有些想拍的昆虫又找不到。
后来他才知道,每一寸空间都有它不同的生态系统,细心去观察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很重要,只有了解季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才能有更多的创作时机。
于是,他上网寻找各种资料,掌握季节的变化,了解昆虫的习性。加上实地探索,长期蹲守,佳片频出。
为了拍到高质量的昆虫照片,这些年,林恩喜欢半夜进山拍摄,只为晚上比较安静。
春季是很多昆虫羽化的季节,林恩会选择湖边的沼泽地等,一守就是大半天。为了拍到一组好照片或者拍到某种昆虫,花几个晚上等待是常事。
之前拍下的豆娘“羽化”过程,林恩苦苦寻找了一年多,拍摄只有半小时。后来,他还将拍摄豆娘的数百张照片合成,做成短短数秒钟的延时摄影,专业摄影师看到后都啧啧称赞。
也是在春天的雨季,林恩还曾在樟树上遇到花了3年时间寻找的一只即将羽化的斑蝉。为了拍摄其羽化的过程,他用了40多个夜晚,在漫长的守候中,终于目睹了美丽的瞬间。
因为时常晚上出去拍摄,除了要习惯被蚊虫叮咬,还要习惯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如认真拍摄时,有蛇从脚背上爬过,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刚开始,林恩自然害怕,也从没敢拍,吓得上蹿下跳,蛇也跟着受惊跑掉。直到后来,有一次凌晨,拍摄完准备下山时,他在山谷边发现一条小竹叶青,犹豫半天按下快门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的“模特”又多了一类,那就是各种各样的蛇类。
这些年,因为坚持不懈地拍摄,林恩也成为了视觉中国、图虫签约摄影师和华为、荣耀手机等合作摄影师,所拍摄的作品经常登上《中国摄影报》《旅游世界杂志》等,并多次入选《国家地理》年度画册。
3月10日—28日,“生态微距摄影展—毫厘之间”在上海举行,他的10多幅作品入选参展。
“除了上海之外,北京还有一场。”能把在家乡拍到的微距作品,在上海、北京的摄影展上展出,林恩除了开心还有点自豪。
林恩说,他要做的,还是坚持不懈把这些在家乡拍到的生命的精彩,通过摄影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了解自然,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也能从中感觉到自然,从而敬畏、尊重自然,对自然有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