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正文

浦阳乡村振兴“后浪”奔涌

2020-09-08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李冰峰

  金华新闻客户端9月8日消息 记者 王卫英 通讯员 李澈 文/摄


  在刚刚完成的村社组织换届试点中,浦江县浦阳街道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志青年涌向田野乡间,谱写青春奋斗之歌。这群朝气、阳光、青春洋溢的农村年轻人,正以最美的年华投身最熟悉的土地,笃行拼搏之路,建功乡村振兴,奏响基层华丽舞曲。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已融入了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恰逢换届选举,我积极自荐,并成功当选。”今年24岁的季丽珍,毕业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这次当选了浦阳街道群生村党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

  3年前,当她看到身为村干部的父亲因不会操作电脑,便萌生了回村工作的念头。此后,她经常协助父亲完成一些村集体工作,成了“上阵父女兵”。“家乡要发展,必须要有年轻人,我要让青春的脚步在家乡留下印记,把群生村建设得更美好。”季丽珍说。


  今年32岁的潘瑾,毕业于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担任浦阳街道月泉社区党总支委员、团支部书记。2017年,她成为社区一名红领青年,参与完成“红色业委会”组建、垃圾驿站建设等项目,成长了不少。担任团支部书记后,她和小伙伴们立刻迎接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挑战,她挨家挨户发放通知书,细心地向居民讲解,并积极主动与各个部门协商。

  “居民们从不理解转变为全力支持,我很有成就感。”潘瑾说,从后台走向前台,始终不变的是她的初心,她会继续扎根基层,不负韶华。

  28岁的邵一丹出生在军人世家,从小受父辈影响,树立了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信念。退伍后,她毅然选择回到社区工作,担任红领青年,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今年,她担任浦阳街道宣和社区党总支委员。

  “我要以军人精神要求自己,事事冲锋在前,主动担起各项工作,全力守护社区安全。”邵一丹说,今后,她会投身到社区基层治理的主战场中,以“丰安微城事”服务平台为抓手,优化落实“红色台门里”网格化治理模式,全面提升社区的服务水平。

  走上社区工作者这条路,对张舒倩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34岁的她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目前是浦阳街道文景社区党总支委员、居委会副主任。

  “我妈妈是一位社区老干部,她那种对待社区工作的坚定和热情,深深影响了我。”张舒倩说,进入社区工作4年来,她从一个临聘人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从分不清东南西北,到对大街小巷了如指掌,从不知如何与居民沟通交流,到与居民唠家常解决问题,即使每天做的是一些微不足道小事,却和居民的幸福感紧紧相连。这些都是她前行路上的动力。

  25岁的金俊强,毕业于西南大学,现在是浦阳街道金狮社区居委会委员。一边是住院需要照料的母亲,一边是安全需要坚守的社区,在两难选择面前,金俊强舍小家为大家。正是他的这份奉献与担当,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此次高票当选为一名社区干部。“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踏踏实实地为居民们做好养老照护、医疗社保、就业咨询等服务,让居民更有幸福感。”金俊强说。

  今年村社换届选举中,浦阳街道各村(居)注重班子整体功能建设,实现了村村有“三个一”:1名大专以上学历干部、1名35周岁以下干部、1名女干部。其中,新一届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5.4周岁,比上届年轻3.5岁,35周岁以下31人,占比24.2%。


  

更多资讯关注金华新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