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正文

因为一颗花生米,我市有孩子没救回来!这个病,孩子和老人高发……

2022-08-05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吴越悦 文/摄/视频剪辑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5日消息 记者 吴越悦 文/摄/视频剪辑



  8月4日

  一条“苏妙玲救起卡喉幼童”的新闻

  冲上了热搜

  报道称

  北京一幼童玩耍时被异物卡喉

  当时家长惊慌失措

  好在路过的一位好心人

  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出手相救

  孩子吐出了口中异物

  而这位好心人

  就是参加过“快女”的苏妙玲

  在称赞小姐姐人美心善的同时

  网友们思考更多的是

  发生类似情况后

  该如何做到不再惊慌失措



  一旦发生气道异物梗阻

  数分钟后就会发生心脏、呼吸骤停


  记者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进餐时过于急促或大声说笑,有咳嗽、吞咽功能障碍的老人,口含异物嬉戏打闹的儿童,都可能出现异物进入气道,阻塞呼吸的情况。

  如果患者进食时感觉到突然出现吞咽异物感或者刺痛,但仍可以呼吸和说话,这种情况一般为食管堵塞,建议尽快就医。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不能呼吸,多数时候会捂住自己的脖子,非常痛苦,或者进食过程中突然出现强烈咳嗽,这种情况一般为气管堵塞,可以立即向身边人求助,可以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截至8月3日,我们这边已经接到气道异物的报警有14起,其中上个月就有2起。”金华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副主任楼剑说,一旦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数分钟后就会因为窒息而发生心脏、呼吸骤停。但是急救车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是11分钟左右,如果不积极开展急救,等到救护车到达,再送到医院,往往已经来不及。

  前几年,我市就有一个孩子因为吃花生米发生气道异物梗阻,奶奶报警后,没有开展急救,等到救护车到达现场时,孩子已经没了心跳。

  所以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调度员接到求助电话后,一般会采取紧急处理。就是先通过电话,指导求助人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自救或救人。“在他们的电话指导下,去年就有6起当场急救成功的案例,今年也有4起。”

  楼剑表示,遇到这类情况后,如果冷静听他们的调度员指导,基本上都会。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长期卧床的老人,在喝粥时发生了气道异物梗阻,当时家里人报了“120”,告知患者表情痛苦,呼吸不畅,面色发紫,当时调度员第一时间派出救护车,并通过电话指导求助者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帮患者做急救,1分钟后,电话那头的求助者告知调度员,老人已经吐出异物,可以正常呼吸,救护车也不需要了。

  还有一个孩子,因为吃果冻呛到,造成气道异物梗阻,通过调度员的电话指导和家里人的急救,最终孩子得救。



  发生气道异物梗阻的

  以孩子和老年人居多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气道异物梗阻的人当中,主要以孩子和老年人居多,老人多在70岁以上,孩子多在1-2岁。“婴儿主要因为吐奶;幼儿因为吃果冻、花生米、米饭等;还有老年人多是由于食用稀饭不当引起……”

  楼剑说,去年,光是在他们这边,就接到了16起气道异物梗阻的报警求助,其中老人9起,儿童7起。今年的14起接警中,老人有6起,孩子8起。

  他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及时发现气道异物外,还要学会开展自救互救。所以,学习急救技能很重要。

  赵雪梅是浙江省红十字一级应急救护培训师,她表示气道异物梗阻的发生率虽然高,但处理起来并不难,她之前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20多年前的一天,赵雪梅跟母亲一起吃饭,她将剥好的虾递给母亲,没想到几秒后,母亲就发出了“呃呃”的怪叫声,脸色还青紫。好在赵雪梅曾在金华五院当过医生,她赶紧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母亲,三个回合后,成功救回母亲。

  此后,赵雪梅意识到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为了让更多人受益,在成为红十字救护培训师后,赵雪梅经常到金华火车站做急救普及。一次,一名旅客利用乘车间隙过来学习。上高铁后,遇到一个7岁的孩子被苹果噎着,这位旅客赶紧给赵雪梅打电话,赵雪梅在电话中将操作手法跟该旅客重复了一遍,并将图片发给他。让赵雪梅开心的是,5分钟后,这名旅客给她回了电话,说孩子得救了。

  “掌握急救方式很重要,关键时刻,真的能救人一命。”赵雪梅说。


  “008”是我市的院前急救志愿者,做急救培训已经有十几年。据他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自救和救人。

  当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患者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可以自救,将上腹抵压在椅背、桌边和栏杆等坚硬处,连续弯腰挤压腹部,快速冲击,此动作可重复多次。“这些动作,会导致胸腔里的压力瞬时增大,方便异物从气道里排出。”


  当看到旁边有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可尝试对患者进行急救,急救时空心拳在肚脐上两横指,向后向上快速用力冲击,“不是水平方向往里推,而是向上、向后方向推。”

  “008”提醒,人得救之后,最好再去医院再做一下相关检查。


 

更多资讯关注金华新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