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3 09:07:11
来源: 金彩云客户端
春日的教室里,突然飞进一只小飞蛾,大家都感到新奇,围过去看。
有一个同学拨开人群径直走向小飞蛾,伸手抓住它,重重地摔在地上,接着补上一脚。这还不够,还将脚在小飞蛾身上左右旋转了一圈……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把身边的同学都看呆了。
这样的场景,你感到熟悉吗?如果是你,看到此情此景,会做何感想?
这是前两天记者在6138热线家长课堂群里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有家长听了后有点气愤,认为孩子践踏小动物的行为不妥当,父母要好好教育,正面引导。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家长带孩子踏青,缅怀先人的时候,不妨跟孩子说说生命教育。
对于家长的建议,金华市秋滨小学周子健老师、金华市银湖小学陈瑜婷老师表示赞同。记者了解到,他们还专门为此准备了一期生命教育的分享课。
针对该话题,记者将这段时间遇到的一些家庭咨询,特意请教了二位老师。
金华市银湖小学陈瑜婷老师
孩子是天生的“问题宝宝”,当爸爸妈妈的肯定都有这样的经历:到了某一阶段,孩子总爱问“我从哪里来?”
可有的家长并不知道或者不好意思回答孩子的问题。于是,五花八门的回答就来了: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或者是从天上来的,还有是种子发芽而来的小果实……
“其实,当孩子有意识想要探索生命的时候,正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直面疑惑。”陈瑜婷说,内心的恐惧大多来自未知的困惑,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打破未知,充分了解各类信息,学习知识逐步消除恐惧。
回答孩子的这个问题时,她认为,绘本亲子共读就是不错的选择,顺便推荐了一些不错的绘本,比如《生命可以看见》一书,可以让孩子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美好;《小威向前冲》《妈妈,我为什么存在?》,可以让孩子知晓生命的由来;《一片叶子落下来》教会孩子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
“小小绘本,大大世界,透过小小的绘本故事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有利于让孩子充满温度地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珍爱生命。”周子健说。
眼下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季节,记者了解到,很多孩子正在喂养宠物,他们对花花草草、小虫子小鸟充满喜爱。但是恼人的问题也来了,孩子吵着要买的宠物和多肉,买回来后,就只负责欣赏、玩了,常常当甩手掌柜,却不能坚持喂养和照顾动植物。
陈瑜婷说,养育动物、培育植物等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种植植物不仅将生命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在家庭中它的实施也比较方便。两者有一个共同点:都能引导孩子发现生命的力量,有助于孩子成长为内心柔软的人。
“生命教育并不是让孩子不畏惧死亡,而是让孩子更好地生活。”她认为,家长对孩子养宠物、养花花草草等行为引导好的话,其实是很好的生命教育方式。“快乐是孩子成长的源动力,只有感受到开心和美好,孩子才有生活的热忱和自信。看着自己呵护的动植物一点点长大,他们心里的快乐是由心而发,实实在在的”。
此外,陈瑜婷认为,养动植物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家长做好引导、约定,和孩子进行分工。在她的班级里就开展过“育鸟记”活动。
一次,一只小鸟因翅膀受伤无法自由飞离。于是她借机让孩子们展开一次大讨论——怎么帮助这只受伤的小鸟?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适合在学校养?以此激发他们探究生命的意识。
后来孩子们收养照顾了这只小鸟,有趣又美好的事情接连发生。孩子们自发地轮流照顾小鸟,主动提出给小鸟取名字,“感觉小鸟就是班级的一分子”。接着大家又从饮食、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探究,直到小鸟伤势痊愈。“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在自我总结经验时说,照顾小动物就像妈妈呵护我们一样,需要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细致的照料,才能茁壮成长”。
除了小动物,种植植物的过程同样也是契机,陈瑜婷告诉记者,去年寒假他们班还开展过亲子种豆苗活动。孩子从种子泡水到土壤培育,在种植活动中观察豆苗的生长状态,在种植中体会温度、水分、阳光带来的生命力,制作属于自己的专属豆苗日记。“孩子们潜移默化地体会了生命的美好,推己及人的共情能力也就在孩子心中悄然生根发芽了,也更有助于他们愈发珍惜自己,乐于帮助他人。”陈瑜婷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