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兰溪   正文

兰溪农村文化礼堂特色活动登上省级大舞台

2019-11-30 17:21:03

来源: 无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11月26日消息    通讯员   徐正达

11月24日晚上7时,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村晚”编导培训优秀节目展演活动,由浙江教育科技频道进行网络直播,作为开场节目的《“开门红、好日子”花样锣鼓》一登场便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而节目表演者便是来自兰溪市横溪镇国庆村文化礼堂红嫂艺术团的草根艺术家们。

据了解,上世纪六十年代,蜀山公社国庆大队红嫂连,种桑养蚕,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为传承优良传统,弘扬红嫂精神,国庆村创立了红嫂艺术团。艺术团由45名女同志组成,自筹10多万元资金,购买设备,通过学习,经常到义乌、浦江、兰溪等地表演,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说艺术家太夸张了,我们就是一群平凡的农村妇女,喜欢锻炼、爱热闹。”国庆村妇联主席、红嫂艺术团成员倪桂花说,当时看到相关的报名材料,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跟上级部门申请,结果还真的入选了。“到了现场我们才知道,全省各地共有一百多个选送节目,能从中脱颖而出,并排第一个登场演出,我觉得我们真的太幸运了!”倪桂花激动地说。

红嫂艺术团团长柳荷花是个追求精益求精,直播结束后第二天便叫上大伙儿一起看节目回放,看一看哪里还能做得更好。“当得知我们要在省农村文化礼堂‘村晚’上亮相时,大家既激动又紧张因为之前我们从来没有在这么大的舞台上表演过。”柳荷花说,由于红嫂艺术团成员都是业余的,跟其他文化馆、艺术团等选送的专业节目团队存在差距,所以大家平常练习的时候就更加地努力。

“从‘海选’结束到正式登台演出只隔了5天时间,由于大家还要上班,我们只能每天利用午休和晚上时间抓紧时间练习,直到节目表演完毕,我们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倪桂花表示,这次“村晚”的成功表演经验也给她们注入了强大的信心,相信在日后的文化礼堂的建设和活动开展中,“半边天”们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据悉,自2013年以来,兰溪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目标,扎实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农村礼堂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好,至今全市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75家。

“截至目前,全市文化礼堂共开展党课宣讲、政策解读、文化研学游、文化走亲、文化礼堂集市等亮点工作与活动近5000余场次。”兰溪市文礼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其中,诸葛厚伦方、永昌夏李等村的研学游和文化走亲活动,共累计接待研学游师生数千人次,开展文化走亲活动近400场次;文化礼堂集市已举办6场,参与群众达3万多人次。“接下来,我们将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礼堂活动,使农村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