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兰溪   正文

李渔乡村童诗文化节纵享诗情画意

2019-11-30 17:21:39

来源: 无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11月18日消息 通讯员 徐正达

11月16日上午,2019兰溪市李渔乡村童诗文化节在永昌街道夏李村成功举办,以笠翁之名,借孩童烂漫之心,咏夏李乡村之美,享诗情画意之景。

本次童诗文化节由兰溪市永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由兰溪市李渔研究会、李渔散曲社协办。

近年来,夏李村先后获得浙江省美丽宜居样本村、浙江省示范文化新地标、金华市文明村等荣誉。2018年11月,中国(金华)李渔戏剧周兰溪寻根活动更是让夏李村声名远播,一举打响了夏李“李渔故里”的名头。

本次童诗文化节旨在围绕“文旅兴兰”战略,利用夏李村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厚重的人文优势,重点打造李渔文化品牌,通过深度挖掘和弘扬李渔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伴着清脆的童声,本次童诗文化节在永昌中心小学、李渔中心小学、瑞溪小学等三所小学联合出演的《笠翁对韵》中缓缓拉开序幕,活动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永昌中心小学六(4)班的何项敏,在参加完《笠翁对韵》后又紧接着跟着同班同学表演了《诗意的童年》,连续的上场表演让她既激动又兴奋。“知道要参加童诗文化节,老师就开始带着我们想主题、写诗句。”何同学笑着说,李渔的故事是她从小听到大的,能参加这次活动她感到很高兴。“我们在表演中还加入了游泳圈、钓鱼竿等小道具,展现各自的童年经历。通过这个活动,让我们对古诗背后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以后学习古诗的兴趣。”她说。

与何项敏不同,来自贵州的董思琦同学是在爸妈讲的故事中认识李渔的。“以前爸妈在永昌务工,回来后就跟我说讲李渔的故事,还有他的《闲情偶寄》。”董思琦说,三年前,爸妈带她到永昌中心小学学习,在终于能跟着父母亲一起生活的同时,也离故事中的李渔更近了。“这次我跟同学们创作了很多诗,一起向李渔致敬!”

据悉,本次童诗文化节共分“诗意童年”“美丽家乡”“献给祖国”等三个篇章,三所小学的学生共表演了24个节目,其中,近90%的节目为原创或是改编,展示了同学们传承传统文化的优异成果。最后,永昌中心小学六(2)班的原创节目《沁园春——红二师记忆》获得一等奖。

“举办此次童诗文化节,一方面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四大战略’之一文旅兴兰战略,打响李渔品牌,建设和美永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挖掘李渔文化,推广李渔文创产品,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永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徐国兵表示,此外,还希望同学们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通过诗歌原创、诗歌吟诵,增强学生们爱党、爱国、爱家乡之情。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