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永康   正文

【舌尖上的名特优⑫】义丰号秋梨膏: 改变的是岁月 不变的是品质

2019-12-20 15:08:03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12月20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舒珊珊 章陈波

  作为传统药食的秋梨膏,药食同源,芳香可口,老少皆宜,能够清利干痒的咽喉。

  在永康市山川大药房,精心熬制而成的义丰号秋梨膏深受市民的喜爱。“吃上一勺秋梨膏,感觉甜滋滋、清清凉。”山川大药房药剂师鲍蓓蕾说。


  秋梨膏并非新秀,已然走过了千年岁月。最早的秋梨膏,可追溯到唐朝。据说,唐武宗李炎患病,终日口干舌燥,御医和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正在人们焦虑不安之时,一名道士用梨、蜂蜜及各种中草药熬制的蜜膏,治好了皇帝的病。从此,道士的妙方成了宫廷秘方,直到清朝流入民间。

  在鲍蓓蕾看来,一份好的秋梨膏,对于原材料的选控尤为重要。“我们会选择应季上好的梨,清洗干净后取出果肉进行粉碎,榨取梨汁。”鲍蓓蕾说,榨取的梨汁不会马上使用,而是需要进行沉淀,取出梨汁的上层部分进行熬制,舍弃下半层的果肉沉淀,这样做能够使秋梨膏的口感更加丝滑。

  除了选材讲究,熬制的过程一样马虎不得。随着科技的进步,煎膏机中的梨汁不断被均匀搅拌,此时的汁液中已经加入了鱼腥草、蜂蜜等其它食药材。“在煎膏机中熬制的时间超过20个小时,汁液浓缩后形成半成品,最后在铜锅上继续进行煎膏。”鲍蓓蕾说,最后一步的煎膏至关重要,工作人员需要始终在旁看着,寸步不离,时刻搅拌药汁、掌握火候,确保效果和品质。

  义丰号秋梨膏,从道光年间兰溪诸葛氏人在永康开设药店起就开始制作,当时将本地梨加工成膏出售。历经数十年沉浮,秋梨膏的制作手艺一直由老员工代代传承下来。

“药食同源不仅要味道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效果,品质是第一位的。宁愿产量少,也要保证义丰号秋梨膏的品质。”山川大药房董事长王剑峰说,义丰号秋梨膏不添加任何化学防腐剂,是要对得起百年的品牌。

  浅浅一勺秋梨膏,历经漫长岁月,仍是熟悉的味道。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