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新闻客户端12月28日消息 金东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婷
近年来,金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响学在金东品牌”为目标,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着力办好家门口的学校,倾力打造现代化教育之城。当前新城区各类学校共有40所。其中幼儿园有28所、小学4所、中学4所、高中2所以及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浙江交通技师学院等两所院校。

最美安置小区金都美地以南几百米,原本只是一片荒草的空地上,崭新的光南中学新校区已拔地而起。 作为市区有史以来投资最大、功能最全的初级中学,光南中学项目从立项之初就备受关注。去年8月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约4亿元,占地面积82.3亩,共建有10幢建筑物,还有可容纳上千人的音乐大厅,今年9月完成项目建设。“新校区招生规模为48个教学班,可容纳学校师生2000余人。”光南中学校长童国强难掩激动。作为打造“学在金东”品牌样本,光南中学的建成使用将大大完善金东新城区教育公共配套,极大提升教育水平。近几年,金东在新城区“建学校”这件事上不遗余力,从数据上可见一斑,2018年至今累计投入7.5亿余元新建扩建一批学校,包括光南中学、实验二小、金外初中等8所中小学、幼儿园,最大限度地将教育发展优势与新区建设相结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前不久刚刚举行结顶仪式的区实验二小迁建项目便是最直接的体现。区实验二小始建于1987年,地处东孝街道东藕塘村,占地面积不到6亩,现有7个教学班,仅可容纳300名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入学需求。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迁建项目于去年提上日程,并被列入金东2019年民生实事重大工程之一,新校区将设置60个班,学区范围将扩大至康济街以东的东孝街道整个范围,有效扩大了办学规模,解决入学难问题。无独有偶,投资1.2亿元的金外金东初中扩建项目也已结顶,即将进入装饰设计阶段。此外,区实验幼儿园二期、江上明月幼儿园、君兰江山幼儿园等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近期,新城区还将落地金外金东高中等四所中小学,改扩建光南小学等3所中小学,未来三年将投入30亿元,持续为新城区教育配套加码。在“强师”方面,区教体局坚持瞄准“量”和“质”的双提升。如何“增量”?区教体局人事科科长屠顺月介绍,近年来金东不断加大新任教师招聘力度,通过面向应届优秀毕业生招聘和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教师120余名,其中50多名教师分配至新城区各中小学校。一方面积极推进“双名”工程建设,为全区教师搭建了“教坛新苗—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名师—学科带头人”五级培养平台,分层培养骨干教师,持续加大省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着力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建区以来,我区共有37位名师名校长。”屠顺月介绍,其中有25位名师名校长现在在新城区各中小学校任教。另一方面,诚意满满向全国名校长、名教师广发“英雄帖”,面向全国引进基础教育高端人才,并提供最高20万元的安家费,逐步落实“名校就在家门口,名师就在我身边”的教育发展目标。2018年引进的省特级教师、市拔尖人才、市名师童国强担任光南中学校长,便是其中之一。“我的孩子不用择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这是之前我压根儿就想象不到的。”家住新城区的方永亮两个女儿都在区实验小学上学,谈到实验小学,他对方青校长以及优秀的师资队伍很是肯定。人才活水提升了教育水平,优质学校的引入则为金东植入了全国教育资源的“优质基因”。近年来,金东区不断探索新的办学机制,与金外、浙师大幼教集团、苹果树幼教集团等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深度合作。“金外”托管办学光南中学和光南小学,计划在五年内办成市区一流名校,并计划建设金外金东小学,构建从小学到初中的教育体系;区实验幼儿园由浙师大幼教集团托管办学;与金职院签署合作协议,将公办性质的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金职院托管,由金职院派出管理团队和教师进行教学管理……一系列让人振奋的举措,不断推动着金东新城区形成更优质的教育圈,构建“就近入学和‘零择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值得一提的是,金东24所公办中小学与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杭州市大关苑第一小学、上海复旦小学等名校一一结对,深入开展“我与名校共成长”共建结对活动。名校结对不仅加强了名校的交流合作,发挥了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也让学校的老师们眼界放宽、方法跟上、心气儿变足,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日前,2019年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获奖名单出炉,区曙光小学施光南少儿合唱团的两件作品《想念爸妈》《希望之光》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喜获一等奖。这已是曙光小学第三次在全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上荣获一等奖。近年来,曙光小学以“活力教育”治校,学校艺术氛围浓郁,硕果累累,合唱团获第七届中国魅力校园合唱节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金奖,舞蹈队获第十二届我爱祖国全国青少年春节联欢晚会金奖、登上央视戏曲频道……通过艺术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艺术教育成为该校的一张金名片。特色教育正在各中小学如火如荼推进。近年来,区教体局在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为目标的基础上,突出文化育人功能,大力发展特色教育,努力打造“一校一品”,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浸润,幸福成长。颠球、运球、传接球……阳光正好,一走进区实验小学的校园,就被绿茵场上肆意奔跑着的学生吸引了目光,他们在教练的指导下正在练球。自2015年被评为浙江省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以来,区实验小学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四年级实施“课程整合”,将最受学生喜爱的足球作为体育学科集中强化训练,为学生的潜能与个性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学生的足球兴趣更高了,学校的足球氛围也更浓了,2017年,该校成功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特色鲜明的学校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曹波表示,金东区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特点,发掘亮点,创建办学特色品牌。在经年累月的打磨中,曙光小学的活力教育、实验小学的特色足球等早已远近闻名。 有人说:衡量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需要看学校建设。
如今,走遍金东新城区,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一幅幅规划出炉未来可期,一座座崭新校舍拔地而起,一个个智慧教室功能齐全……你会由衷感受到,金东教育这些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教育不仅是民生热点,也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此前,金华一中、艾青中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华外国语学校、实验小学、实验中学的相继落地,让金东新城区成为全市重要的教育高地之一;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充足的学位供给,也进一步带动金东新城产业、人口快速聚集。
未来,随着光南中学、实验二小、金外小学、金外初中等一批在建、扩建项目的投入使用,金东新城区学位数量还将大规模增加,极大满足片区居民的教育需求。届时,新城教育配套将迎来质的飞跃,一幅营商环境优化、产城融合发展的图景也将呈现在眼前。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从打造硬件到优化软件,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从破解“大班额”的疏堵结合到完全学校的开工建设,新风扑面的金东教育事业迎来了满园春色。发展教育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行。未来,金东教育事业必将以更加稳健的步伐砥砺前行,让新城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