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武义   正文

武义岭下汤村:节庆促进新村融合 古村振兴

2020-01-06 17:01:53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1月6日消息 通讯员 王国仙/文 叶阳天/摄

   “我们村火啦,很多村的都想请你去给他们策划活动呢。”

  “没问题,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咱们可是拍档。”昨天,在武义县大田乡岭下汤村办公楼里,村长汤俊荣和村监委会主任汤绍武开心地聊着。

  岭下汤村是省历史文化名村。南宋时,岭下汤的汤姓始祖默庵公自丽水碧湖迁来,结庐于枣岩之下,行医济世。自此人口繁衍,经济繁荣,渐成一方名镇。古时岭下汤为婺处两州要冲,村内商铺林立,人马川流不息、商业繁荣、人文荟萃,有小县城之称。解放以后至上世纪90年代初,是新宅区委、区公所所在地,是武义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近年来,岭下汤村通过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迎来了新的生机。2018年,原上村、中村、下村、碗铺四个行政村合并为岭下汤村,新村融合为古村振兴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村在上世纪70年代时曾经有一个文宣队,经常到各地去演样板戏。”汤俊荣说,“虽然到了80世纪解散了,但是我们村的文化底蕴深厚,人才也多,光国家级演员就有3个。”

  为了重新找回文化传统,促进新村融合古村发展,岭下汤村文化旅游先行一步,决定举办首届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节,依托本村优美自然田园风光、古村古建筑等特色旅游资源,还原岭下汤古街商贸风采,展示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探索发展“旅游+”的兴村之路。

  说干就干,从去年10月底开始筹备,岭下汤村村干部们团结一致,分工明确,板凳龙、农耕文化、花轿、腰鼓队、百家宴……每个细节都由村干部负责落实把关。尤其是旅游节前四天,所有的村干部都为了这场节庆忙得没日没夜。为了让节庆更热闹,汤俊荣还自己掏腰包请了婺剧团来演出。

  有了村干部的带头,村民们的兴头也很足。阮福仙平时在武义上班,听说村里要办节庆,马上报名参加腰鼓队的排练工作。40多天里,她每天上完班后就回到村里免费教大家跳腰鼓,她的爱人陈忠诰得知爱人在回家的路上,就挨个打电话通知腰鼓队的队员们到家里来集合排练。

  还有退休教师汤松木,特意回村安排百家宴;退休干部汤登春,半夜还在修改主持稿……参加活动的村民年纪最大的85岁,最小的才5岁。

   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精心筹备,去年12月14日上午,武义县2019记忆岭下汤首届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节暨大学生创业集市在大田乡岭下汤村隆重开幕。

   旅游节上,擎板凳龙、农耕文化展示、腰鼓队表演……众多精彩的节目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游玩。“来参加活动的有2万多人呢,车子从大殿岭排到了弄口凉亭了,我估计四五千辆车绝对有。”汤绍武说,“我们的索面汤一共有4个摊位,光一个摊位就卖了2000多碗面。”

   

  大学生创业集市活动里,岭下汤村拿出了20间店铺,免费提供给大学生们使用。“我们岭下汤村是最早有集市的村子,以前农历逢四、九,各地的小摊小贩都聚集到岭下汤来。以前村里有药店、糕点店、肉店、面店、旅店……光有名号的就有36件店铺。”汤俊荣介绍。

  热闹的节庆场面唤起了岭下汤村老人们的记忆,大家纷纷回忆起了村里上一次这么热闹是什么时候。“我还记得94年的时候,村里218节板凳龙运到县城,在县城舞龙灯,那场面是真的热闹。”汤松木回忆说,“再往前就是69年的时候,四个乡为了庆祝国庆一起办了个活动。我们岭下汤真的是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当天晚上的舞龙灯活动从五点开始,板凳龙从上村一路舞到了碗铺村。“碗铺的村民们都很激动,涌到村口迎接龙灯的到来。看似就是一个普通的舞龙灯,其实这是对新村融合发自内心的认可,所以说这次旅游节最大的收获是团结人心。”

  70岁的汤有田曾经是中村的老书记,现在是岭下汤村老年协会会长。他说:“这次的旅游节,比50年代的交流会还要热闹。这么大的活动要办好不容易,有了村干部同心协力,还有村民们愿意帮忙不推迟,才能办得这么成功,我们村的名气更大了。我们都说以后要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大田乡党委副书记董航平说:“岭下汤村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展示了岭下汤村这几年来村级建设取得的成功,增强了干部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学生创业集市的开市,形成了以才引才、以智引资的好局面;新村融合后的节会凝心聚力,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为古村振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