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7 18:12:54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1月25日消息 报道组 何晓莎
1月24日,除夕,细雨。空荡荡的马路上,只有外卖小哥的电瓶车依然奔忙。也许配送范围不超过三公里,但他们的奔波,却给市民带来不少暖意。他们吃着身旁没有家人的“年夜饭”,心底无疑有着小小的团圆梦。像“饿了么”外卖小哥张驰号,他的“年夜饭”已经提前吃过了。
“新年快乐”暖心
1月23日下午,在万达广场附近的一个外卖取餐窗口,记者见到了张驰号。他皮肤黝黑、未语先笑,咧嘴便会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26岁的张驰号家在兰溪,尽管归途只有几十公里,但今年春节他仍选择留在金东过年。问起坚守岗位的初衷,张驰号的答案很质朴也很简单:“一方面是响应目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希望多赚点钱,能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当天下午5点多,他陆续接到两个订单。张驰号告诉记者,比起往年,今年春节订单配送量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此外,因为是春节期间,跟平常的外卖不同,很多人点的都是套餐,因此价格不菲。
等候许久后,他小心翼翼将餐盒整齐的放在保温箱内,穿上雨衣、戴上防护口罩,便赶往了订单目的地——多湖街道王坦社区。
“你好,你的订单到了。”“谢谢。”张驰号将手里的餐盒安全送到用户手上,正准备转身离开时忽然听到:“新年快乐!”当时,他心头涌现的是感谢和温暖。他说,在春节期间值班,最开心的事,就是客户收到外卖之后,会说一句“新年快乐”。
对于像张驰号这样的外卖小哥来说,春节前夕送去的不仅是外卖,也是新年的祝福。
“年夜饭”暖胃
1月23日晚上,许多外卖小哥在金东吃了“年夜饭”。和张驰号同时留在金东站点值守的外卖小哥还有九人,他们有的来自贵州、有的来自陕西。因为都留在公司过年,因此他们的“年夜饭”也非常特别。
“今年大家因为工作而聚在一起,我提议由我来烧菜,大家一起简单吃个‘年夜饭’,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站点的付出。”“饿了么”金东站点负责人杨晓俊说。
为了能让大家吃个安稳的“年夜饭”,同时也不耽误除夕夜的配送,他特意提前一天组织大家,希望能让这些家在远方的同事感受到温暖。白切鸡、牛腩煲、铁板鱿鱼……晚上7点半,餐桌上的雾气开始蔓延,氤氲了整个房间,和门外的寒气形成强烈反差。几名外卖小哥陆续到达,他们脱去湿淋淋的雨衣,拭去头发上的雨水,坐在餐桌前等待还未到齐的同事。
“菜太好了,我们今天可有口福了。”他们告诉记者,这些菜都是由杨晓俊一个人完成,费用也都是他掏腰包。虽然不比父母妻子的饭菜,但也为他们坚守岗位增添了无限动力。
除了可口的饭菜,还有那道不完的思念。“喂,爸妈、老婆,我在吃‘年夜饭’了,菜可好了,我给你们看一下……”饭桌上,张驰号先拿出手机,给家人打去视频电话。他对着镜头,往餐桌上扫描了一圈。“吃的好就好,今天我们刚去置办了年货……“你安心工作,过年下雨,不要感冒了。”电话里,张驰号和家人你一句我一句,彼此都是关心与想念。
餐桌上,大家有的说当天的见闻,有的在说自己的家人,这是属于他们的“小团圆”。
“最后一班岗”暖人
“给他们发个视频是为了让家人放心嘛,让他们看到我挺好。”1月24日下午,张驰号告诉记者,这两天他和同事除了忙工作,就是给家人发微信、打电话,“今天过年,我要晚上再打,白天太忙了。”像外卖小哥“年夜饭”当晚,接到几个订单后,张驰号和他的同事马上穿雨衣、戴口罩、拿保温箱,又奔向了新征程……
“加油!我们要站好春节的最后一班岗,早点回家。”杨晓俊一边布置着春节期间的工作任务,一边叮嘱大家做好自身的疫情防控工作。据悉,“饿了么”金东站点的值守人员将轮值整个春节假期,贴心服务金东“不打烊”。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