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赵某某已连线成功,现在请原告方向证人发问。”2月14日下午,一场民间借贷纠纷在永康法院4号审判庭公开审理。
与通常只有原、被告参加移动微法院视频庭审不同,该案的证人赵某某也出现在了视频里,成功实现“云作证”。
赵某某本打算提交书面证词,但承办法官章璐认为,他系证明该案借贷关系是否真实存在的关键证人,最好能直接“露面”,让双方当事人充分质证。
赵某某所在街道是永康较早发现病例的社区,为保障诉讼参与人安全,章璐决定在微法院中为证人引入一路视频,“面对面”开展举证、质证。
少一份接触就能多一份安全。在多次与当事人、证人沟通交流并进行“云调试”后,庭审当日,证人赵某某与法官、当事人都出现在了微法院多方视频界面中,为案件审理提供了重要证词。
为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益,永康法院科学调整疫情防控期间办案模式,大力推行网上解纷,实行案件分类处置、因案施策,确保网络办案贯穿诉调、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
“对方确认收到款项了,我们已经解除了对你的强制执行措施。” 2月13日,身处贵州的邱某接到了永康法院执行干警的电话。
邱某是某保险人代位求偿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执行立案后,他的银行账户、支付宝、微信支付账户均被法院冻结,无法使用。春节前,申请人同意邱某先行回老家筹钱。
疫情期间,每天“宅在家里”的生活使“80后”的邱某更加感受到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的便利,他很着急想履行执行款,“只有早点把案子了结,我才能在疫情一结束的时候就出门打工,不再受限。”但如何交给法院却成了一个问题。
通过移动微法院,执行干警林继旭将执行款账号发送给邱某;收到款项后,他又在线向申请人确认预留收款账号、发放执行款项2万余元。手续到位后,第一时间解除了对邱某的相关强制执行措,“隔空”执结案件。
与此同时,象珠法庭的调解员利用ODR平台成功调解一起已经第三次诉至法院的离婚纠纷,“缝合”了一个即将破裂的家庭,当事人告诉法院,要把调解的视频截屏当成见证夫妻和好的“合影”。
破产审判团队根据永康法院《关于简易破产案件快速审理的指引》,综合运用中国庭审公开网和企业破产重整平台,以在线接收资料取代现场领取、以一名审判员主持代替三人合议庭主持、以在线观看代替现场到庭参与,在两天之内,“无接触”式成功召开8起破产清算案件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