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9  >  二十五史金华名人今访  >  看视频   正文

《老外看金华》第五期:金华“功夫村”入“非遗”

2019-08-10 15:00:00

来源: 金报全媒体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10日消息   全媒体记者 许健楠 蒋晓珊 摄像 张辉 陈业 剪辑 陈业

金华有一个“功夫村”,老少习武,曾堪比“武术之乡”佛山。因为幼时在英国,看了成龙的电影《尖峰时刻》,主持人方彧对中国功夫深深着迷。听闻有这样一个村庄,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立即到现场一睹Chinese Kungfu的风采。本期节目,金报全媒体的小伙伴们就邀请方彧,来到了这个神奇的功夫村——蒋堂镇直里村。

婺城区蒋堂镇直里村,尚武德、强体魄,人称金华的“武术村”。时至今日,村里年过45岁的村民,无论男女都还会一招半式以防身。“直里功夫”发迹于南宋,鼎盛于民国。长达千年的宗族自治年代里,“直里功夫村”名震四方,村以武术闻名,外乡人听说是直里村人,就料定他会拳法。

直里功夫汇众家之长,各路拳法百花齐放,传世至今的还有赵家拳、郑氏拳和周氏拳三家拳法。此外村里还有数套器械武术,如“八步棍”、“大姜棍”、“大砍刀”、“少林罗汉刀”等等。历史悠久的“直里功夫”虽偏安一隅,却仍熠熠生辉。

在村里,方彧看了众多老老师傅精彩的武术表演,也跃跃欲试想要拜师学艺。听闻村里面最有名的拳法就是赵家拳。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一个赵家拳的后人赵卸林,并拜其为师。在赵卸林的回忆下,方彧知道了赵家拳的来历。

已故的赵渭渔老先生是赵家拳的创始人,年少时家境殷实,就着“贫寒子弟习文考状元,光耀门楣;富家子弟习武保家财,赶走盗匪”的老风俗,7岁时家人便请两位名师传授其武艺。此后,赵渭渔取两位师父武艺之所长,融会贯通,改编而成“出手软如棉,沾身硬似铁”的“赵家拳”。如今,从直里村人口中还能听到不少关于已故老拳师赵渭渔的旧事。

赵渭渔老先生收徒只收人品端正之人。如若来者学武是为强身健体,便会欣然允诺。但若来人是好斗之徒便大步流星走过,不愿正眼瞧上一眼。赵渭渔时常教习弟子,“不怕千招会,只怕一招精”。所以郑志明等通常一套拳法练3年,经过数万次的出招练习,练到“无招胜有招”的境地。

为了让传统武术流芳百世、为了让直里功夫代代相传,村主任郑孝毅组织编撰了《直里功夫》一书,将赵家拳等拳法和器件术套路收入其中,以图文并茂形式记载“直里功夫”。2009年,“直里功夫”还被成功列入金华市婺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赵家拳的后人赵卸林还被确定为“直里功夫”项目市级非遗传承人。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