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9  >  二十五史金华名人今访  >  邀古人  >  二类   正文

胡应麟:明末五子 读书访子终一生

2019-12-16 00:00:00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 求慜玥

  记者: 叶骏

图片1.png


  胡应麟(1551—1602),兰溪土生土长的大学问家,更是当时首屈一指的藏书家。毕生以游历、藏书、读书和写作为乐,明末五子之一,被誉为一代词宗,鲁迅更将其称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之一。他一生著述400多卷,考据学、诗学尤为精通。

  胡应麟年少成名,为万历举人,但三次会试未中进士。与历史上很多名落孙山便郁郁不得志的人不同,他不以为意,也不感失落,科考对于他似乎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会试不第,遂厌薄荣利,唯书是好。他心向往之的生活,绝非高官厚禄、锦衣玉食,而是在于超然世外的隐逸生活。他慕黄初平叱石成羊事而别号石羊生,布衣一生却广交天下,无论贵贱,时人称仙而谪者也

  终其一生,胡应麟并未过上他所希望的谪仙生活。在无意仕途但隐居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他全身心投入到访书、读书和写作。读书对他来说是饥以当食,渴以当饮……忧藉以释,忿藉以平,病藉以起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至今仍翱翔在华人的精神世界,并将永远照耀着中国的诗空。然而,要不是400多年前的某个深夜,胡应麟编纂《诗薮》,意图搜罗有史以来的诗歌珍品时,在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看到了它,还不知道它要委屈多少年?

  正是从《诗薮》开始,这首天才之作才被人发现,直至被推至唐诗的巅峰。而此时离这首伟大唐诗的诞生,差不多已经过去了一千年。

  从此以后,扬州的月亮就成了中国最著名的月亮。没有胡应麟,我们还能读到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吗?

  胡应麟最著名的除了诗词学、文艺评论与考据学,就是他的藏书故事。其父胡僖嘉靖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湖广参议、云南佥事,有雅负藏书之好。胡应麟从小耳濡目染,爱读书、藏书,跟随父亲北上南下,广收好书。

  为了购买心仪的图书,胡应麟常常倾家荡产而在所不惜。碰到心仪之书,只能将自己的衣服或者妻子的首饰卖掉,以换取买书的钱。有时,与一部心爱的书失之交臂,他会为此难过好几个月。

  兰溪老城区西起和平路中段,东至人民南路,长约63米的胡家巷因胡应麟筑二酉山房而得名。晚年时,家境并不好的胡应麟在县城内思亲桥畔筑室号二酉山房,有人甚至将其与宁波天一阁相媲美,或称兰溪天一阁。《金华诗录》中所载婺州藏书独盛兰溪一说,就以二酉山房为依托。

  1996年,二酉山房在城市改造中拆除,此后重建二酉山房的呼声很高。如今,老城天福山上已重修这座藏书楼。不过大门紧锁,边上居民说里面没怎么布置。

  胡应麟对藏书研究造诣很深,可谓至透至尽,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将藏书家分为好事家”“鉴赏家二种类型。后来还有各种分法,但不管怎么分,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每一个藏书家,爱书、藏书都有目的,或研究或赚钱。胡应麟不仅爱书如痴,对所藏图书也善加利用。他主张不仅要多看书,且所读书既要博也要精,不敢以鸿硕自居,不致以空疏自废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