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4 00:00:00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季俊磊
曹永訚《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第二百七十四 忠义三
金华人曹永訚是一位以武报国之人,具体籍贯无从找寻。从武举人到千总再到参将,每一步都是在血海中杀出来的。当然,武人的忠义气节也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兵败时宁死不辱。
雍正七年(1729),朝廷开设“武举”,在这次考试中,曹永訚中了举人,从此踏上仕途。当时,正值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曹永訚恰好有了立军功的机会。很快,他被递补为江南大河卫千总,后又被擢升为四川海宁营参将。在军中,曹永訚对待士兵很严厉,赏罚分明,乐施恩惠,大家都很乐意在他队里当兵。
乾隆三十六年(1771),曹永訚跟随温福征战小金川,提督董天弼负责镇守牛厂石卡(在今四川小金县北),没想到非但小金川没有攻打下来,牛厂石卡反而被叛乱者占领。董天弼上书向皇帝请罪,同时要求治曹永訚征战不力之罪。乾隆念及小金川战事棘手,便没有怪罪。
曹永訚毕竟武举人出身,兵书自然也读了不少,对军事有着自己的见解。为了顺利打下小金川,曹永訚向当时的指挥将领宋元俊献了三策:第一,从斑斓山进攻小金川,攻打敌军头部;第二,派一支军队从美诺沟直逼金达,攻打敌军中路;第三,由他领一支军队绕进僧格宗,攻击敌军尾部。军中将领对曹永訚的意见纷纷表示赞同。
大军根据曹永訚的进攻方案进行部署,宋元俊根据地形调配军队。在这一战中,曹永訚在军中的地位骤然上升,甚至与宋元俊齐名。不到几个月,清军就悉数收复了此前被占领的城池,前前后后获得十余次胜利。
乾隆三十七年(1772),曹永訚又率部攻克了布朗郭宗、底木达,最终砍下了僧格桑父亲泽旺的首级。第二年,军队由于金川士兵扼守在显要位置,一时间难以挺进,只能取道进攻昔岭,并把营地安置到了木果木(今金川县卡撒乡境)。
当时,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联合小金川头人七图噶拉尔思甲布等数千人,突袭攻陷清军底木达大营,提督董天弼战死,清军粮运被切断,大小金川士兵连夜扑向清军木果木大营。清军未曾防备,被两金川士兵攻击,措手不及,万余人马惊恐混乱,互相践踏,坠落山崖死伤者亦不计其数。温福仓皇失措中枪而亡,清军官兵望风溃逃。
据史料记载,提督马全及牛天界等文武官员88人阵亡,损兵3000余人,失粮1.7万余石、银5万两、大炮5尊等,清军尽失攻克之小金川地,是清军“辛卯之役”的第二次重大军事失利。
那时候,曹永訚的军队距离大本营稍远,听到炮声后立即整顿军队,快马冲到前线,此时大营已经失守了。曹永訚问:“大将军安全吗?”回答说:“不知道。”有人劝他赶紧撤退,可他叱责道:“大将军不知道是不是安全,我怎么能独立求生?”于是,他冲入敌阵奋战。可惜寡不敌众,他最终也死于乱军中。
哪里人:金华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