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9  >  二十五史金华名人今访  >  邀古人  >  二类   正文

龙丘苌:千年九峰自在地

2019-11-29 00:00:00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 求慜玥

  记者 季俊磊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例列传第六十六,载《任延传》

1583470638(1).png


  古来隐士很多,他们避开尘世浮华,选择独善其身。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存在隐士这一独特现象,两汉时期风气更盛。位于婺城区汤溪镇境内的九峰山,地偏人少,自古就是隐士们的隐居之地,西汉末年的龙丘苌便在此耕种为生。他品行高洁、不慕名利,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00.jpg


  昨天,记者驱车前往九峰山,试图寻访龙丘苌遗迹,并感受其隐居生活。山脚下的宅口村安静祥和,村民的脸上都挂着祥和的笑容。遗憾的是,他们并不知道龙丘苌是谁。交流间,一群鸭子大摇大摆地横穿马路,过往车辆还要给它们让路,难道是沾染了九峰山的“隐秘之气”而自在起来?

05.jpg


  “纵寻太末龙丘迹三教名山创,横领九峰山水情历朝贤士歌。”步入九峰山门,一副对联道出九峰山的真谛。拾阶而上,九峰禅寺晨之梵音,林中声声鸟语,透过清风传到耳中,舒适自然。此时,你就能体会到,当时龙丘苌面对王莽四辅(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三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屡次召他做官都没有同意的原因。

  史载,龙丘苌是西汉时期的著名九峰山隐士,死后葬于山下,山因而得名龙丘山。据说,在九峰禅寺中设有三贤堂,专门用来祭祀先贤龙丘苌、徐伯珍和徐安贞。步入九峰禅寺,石碑地图中确有三贤堂的标注,但记者在禅寺内外几经寻找都没有发现。

06.jpg


  九峰禅寺的可信禅师告诉记者,三贤堂在历史中的确存在过,很可能就是在现在石窟右侧暂时堆放杂物的房间,但因年久失修荒废了。不过,对于九峰山的隐士生活,可信禅师深以为然。7年前,他从安徽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来到九峰禅寺,山中虽然清苦,但活得自在。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可信禅师说,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他们的日子就是这么过的,除了采购必要的生活用品,寺中师傅们从不下山门。

  虽然,龙丘苌后来被任延的真诚所打动,同意出仕,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担任官职,这也是他“士为知己者死”的大隐风范。寻访中,记者在九峰山上遇到好几拨人,他们都是从附近都市区过来的,觉得九峰山宁静致远,给人释然放松的感觉……

07.jpg


  如今的九峰山,虽然已经开发成景区,但一直安详静谧,山中古刹依然巍然耸立其中。九峰山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朱敏说,九峰山的客流量每年平均在七八万人,与同级别类似景区相比算是少的。明年,相关部门将对九峰禅寺主体部分进行重建,约300亩,未来还将在山中设置合适的景观带,在不破坏九峰生态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将景区从“小隐”变为“大隐”。

  或许,等九峰山热闹起来,龙丘苌也会习惯“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吧。

  哪里人:婺城区汤溪镇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