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9  >  二十五史金华名人今访  >  邀古人  >  二类   正文

张作楠:治事廉平 博学多能

2020-01-08 00:00:00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 求慜玥

  记者 季俊磊 文/摄

微信图片_20200306124817.jpg

  《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第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

  金东区曹宅镇龙山村,俗称黄龙背,是 唐朝宰相张九龄后裔的聚居地之一,清朝嘉 庆年间出了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诗人,也是一代廉吏——张作楠。

  龙山村位于金华城东,是一个面积颇大 的村庄。金东区文联原主席张根芳向记者 介绍,龙山张氏自元至正年间从莲塘潘(今 潘村)始迁龙山,代有才人。

  张作楠所留遗迹不多,故居已经坍塌大 半。张根芳告诉记者,张作楠故居原本有荣 安堂、培吉堂和召令堂三部分,如今培吉堂 和召令堂只剩一小部分建筑,荣安堂内还有 村民居住。记者看到,古宅内还有很多老式 用具,天井中的青苔和石阶已经有些年头, 房梁上的牛腿古韵十足。

微信图片_20200106105334.jpg

  中堂名曰“孝友堂”,在中堂一侧竖立着 一块乾隆年间的石碑。后进院落的墙面上, 制作了精美的宣传板,上面记载着张作楠的 相关事迹,以及现今的廉政文化等。从宣传 板上,可以大致看见张作楠的一生——

  嘉庆三年(1798)秋,张作楠中举人。之 后十年,他一共参加了四次会试得中进 士。

微信图片_20200106105340.jpg

  嘉庆十七年(1812)冬,张作楠补授处州 府(今丽水市)教授。作为学官,张作楠对处 州落后的教育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文 饰吏治”,这或许就是他被后人称为“儒吏” 的原因。

  嘉庆二十三年(1818)九月,张作楠任江 苏桃源、阳湖知县,深得百姓赞誉。值得一 说的是,他在辖区天宁寺内运用有关天文学 原理,吸取明代末年传入中国的欧洲日晷特 点,按常州地处维度设计制作了一个新日 晷。据专家考证,这是我国现存古代日晷中 最与众不同的,是现代科学和民族传统的融 合,已被列入《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图录》。

微信图片_20200106105344.jpg

  正因为他的杰出政绩,其在道光元年 (1821)被升任为太仓知州。期间完成《补宋 潜溪补唐仲友补传》。

  张作楠在太仓近四年,经历了为官最辉 煌的时候,无论在民间或是上司,口碑极 好。道光四年,徐州知府空缺,他补授。当 时,徐州周边常有盗枭出没,只有精明干练 之人才能胜任,张作楠无疑是合适的人选。 然而,在道光七年,却有人说他“未谙河工”, 他索性辞官归乡。

微信图片_20200106105347.jpg

  张作楠回到家乡后首先做了两件事:一 是修建龙山张氏宗祠;二是整理张氏族谱。 “由于‘文革’,很多古迹被破坏,致使后人对 宗祠的情况不甚了解。”张根芳说,宗祠内现 存乾隆年代的石碑,实际上是一方补刻康熙 朝缩减宗祠的记文,与现在的宗祠并不相 关。

微信图片_20200106105350.jpg

  张作楠在还乡的23年间,从不干扰地方 政事,虽说离城不远,但从未踏足,专心在家 著书立说,当时文人视若珍宝。他不让三个 儿子入仕,分别务农、当裁缝、做木工。或 许,在经历封建官场黑暗后,他宁愿子孙在 乡野平平淡淡过一生吧。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