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9  >  二十五史金华名人今访  >  邀古人  >  二类   正文

钱遹:兴修水利造福至今

2019-12-11 00:00:00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 求慜玥

  记者 李艳

1583471131(1).png


  《宋史》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每年春天,兰溪梅江镇转轮岩上的紫荆花开得美仑美奂,吸引一拨又一拨看花人。前年,心心念念的我终于抽出时间成行,可惜,待一路打听,找到转轮岩,已过了花季,美丽的紫荆花早已“变身”嫩绿的树叶,在山顶摇曳生姿。

binary_middle (3).jpg


  途中,路过一水塘,湖边苍翠,湖水澄碧。当时只觉得山顶有湖不容易,却并不知它的来历。直到“二十五史金华名人今访”,才知道这其貌不扬的高山湖叫椒湖,由北宋工部尚书钱遹所筑,历经千年。

  钱遹,字德循,浦江通塘(今属兰溪)人,年少时聪明好学,举省殿榜,皆占上等。北宋开国文臣、著名文学家宋濂也撰文夸他“遹自小强敏记闻过人”。

  州地方官、太守、校书郎、侍御史、御史中丞、工部尚书……钱遹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无论在什么职位上,他最可贵的是,坚持原则,不唯上。每遇疑狱,敢与上司严辞争辩,且定要求个水落石出才肯罢休。

  石鼓钱,这个很乡土气名字的村庄,就是钱遹后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村中有尚书邸旧址,现已荡然无存。93岁的村民张新凤回忆,她20多岁时,还看到尚书邸旧址上还有一块拴马石,“石块脚很大,头颈往里缩,用来拴马绳”。另外,还有四个很大的柱础。

  尚书邸旧址后有一棵很大的樟树,差不多要两人合抱。78岁的村民钱延有是钱遹的后人。他说,原本还有一棵更大的樟树,四个人都抱不过来。可惜,上世纪60年代“大办钢铁”时被砍了。他家捡了一根枝条,做成凳子,现在还在使用。

  钱延有的妻子从家中搬出这条樟树凳,我拿在手上掂了掂,挺沉的,还闻到一股浓郁的樟树香。

  当天,秋阳正好,村民在空旷的门前屋后,晒太阳、做手工活,怡然自得。

  和很多功成名就者,鲜衣锦还乡不同,钱遹享受这惬意的田园生活长达10多年。史料记载:“(钱遹)致仕家居10余年,倡导修建东湖塘、椒湖塘和西湖塘,可溉田15里。”

  兴修水利、造桥筑湖,这也是钱遹“致仕家居10余年”的最大成绩。

  “事实上,不仅仅东湖塘、椒湖塘和西湖塘,梅江这一带大大小小的水塘几乎都是在他手中建起来的。”兰溪市香溪镇原人大主席徐国富说,这些水利工程现在还在发挥功效,转轮岩山顶的椒湖是梅江人民的饮用水,东湖塘、西湖塘则是这一带的主要灌溉水源。

  和石鼓钱村相距两三公里的迪塘钱村,也是钱遹后人的聚居地之一。原迪塘村村支书钱景鸿是钱遹的第36代孙。“钱尚书发动村民做水塘,男人穿长布衫搬泥土,女人戴围裙搬泥土。” 钱景鸿说,工程竣工后,“乡人亲旧长老无不至观……来往喜见于颜色”。

  “二十五史金华名人今访”时不时就能访出惊喜。就像我,每次回老家必经的浦江城区“南桥”,居然也是钱遹的“大作”。

  《浦江光绪县志》记载:“县南一里许,江水所经,每积潦,不得渡。宋哲宗元符中,尚书钱遹始立桥于上。”

  可惜,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城市发展,千年石桥被拆,引桥被毁,成了千人一面的水泥钢筋混搭。现在所看到的南桥,除了栏杆上几只石狮子,再也看不到钱遹及先人的智慧及高超技艺了。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