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 00:00:00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 艳 文/摄
《元史》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八
翠竹如盖,兼葭似雪,泉水叮咚,鸟语啁鸣,冬日的吴莱山在夕阳照耀下,仿佛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幽静深远,生机盎然。
吴莱天资超人,4岁时,其母盛氏口授《孝经》《论语》《春秋》《谷梁传》,即能成诵,7岁能赋诗。根据记载,吴莱相貌丑陋,但大儒方凤爱才心切,不但自己“悉以所学授之”,还把孙女许配给他。
吴莱本名来,方凤改名“莱”,取“北山有莱”之义,足见对其所寄予的厚望。
吴莱记忆超群,一经过目,就能背诵。他到族叔家中,每天借换一卷《汉书》,族父追问他是否能将所借之书读完。吴莱大声背诵,不漏一字,并多次更换其他篇章,众人都感到惊奇而认为神异。
吴莱自号深袅山道人,深袅山就是眼前这座,山风习习,满目景致。当年,因考试不利,吴莱退居深袅山中,发愤苦读。深袅山因吴莱而名,今叫吴莱山,每年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半山腰,翠竹掩映,乍现一堵鲜亮的黄墙,上书八个大字:“深袅江源吴莱故居”。没错,这就是晚年吴莱结庐隐居之处,吴莱在这里著作讲学,研究诸经之说,人称深袅先生,四方学者多从之学。
故居又称吴莱庙,一进三间六柱,鼓房、厢楼一应俱全,塑有吴莱雕像,以及“宋濂题 吴莱尊师大儒”牌匾等。
宋濂是吴莱最得意的门生。当年,吴莱在诸暨白门书院,宋濂裹粮慕名从金华潜溪相从学。吴莱受聘主教浦江郑义门东明精舍没多久,退归深袅山,举荐宋濂代其授课,宋濂自此在东明精舍主教24年。
吴莱性格豪放,“每到名胜古迹或昔人争战之地,常慷慨高歌、饮酒自慰,自谓有司马长之风”。他认为“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川,未必能文。纵能,亦儿女语耳”。言之有物,不无病呻吟,难怪读他的诗文,“雄宕有奇气”。
吴莱山在前吴一带海拔最高,村民形象地说:“走一步高三丈,吴莱好比在天上。”袅溪村坐落于吴莱山脚,人迹罕至,像世外桃源。村以溪名。相传,元朝年间,有红嘴喜鹊数千只,每晚成群飞至罗桐山下竹林,天明成群出巢,一年四季不断,故名袅溪。
85岁的村民吴国荣说,吴莱学问高,在当地被传得神乎其神,“像神仙一样跟风走,白天在京里当官,晚上到家里”。
柳贯生平不轻易称许他人,但常常称赞吴莱为“绝世之才”。
吴莱终身不仕。唯一一次,因御史推荐,调任长芗书院山长,可还没上任,就去世了,年仅44岁。
“壮岁何心老一儒,东游饱食有江鲈。诗宗鹤膝蜂腰体,礼象龙头豕腹图。三士操琴知尔达,八公遗药忍吾臞。吴中胜处多朋故,话尽寒宵燎叶炉。”吴莱这首《方景贤宋景濂夜坐观吴中杂诗遂及宣和博古图为赋此》,写尽三五知己在吴莱山上的尽兴和惬意。
钟鼓之声在吴莱山中回荡。或许,吴莱又该“慷慨高歌、饮酒自慰”……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