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9  >  二十五史金华名人今访  >  邀古人  >  二类   正文

卢洪春:忠直名臣 高风峻节

2019-12-27 00:00:00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 求慜玥

  

  记者 张海滨

图片1.png

  皇帝以爱废序,他敢上奏;皇帝遣官代祭,他敢上奏;皇帝纵欲享乐长期不上朝,他更是上疏直指时弊……他就是出生在东阳卢宅的忠直名臣卢洪春。

  卢洪春(1544—1619),字思仁,号东白,东阳卢宅人。明万历丁丑(1577)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主事。

  卢洪春出身官宦之家,父亲卢仲佃是嘉靖丙辰(1556)进士,官至从二品的广西右布政使。父亲在福建晋安当县令时组织抗倭,捐资东阳孔庙等,深深地影响着卢洪春,逐渐塑就了疾恶如仇、宁折不屈的刚烈性格。12月26日,记者在卢宅看到了一座“忠直名臣”牌坊,就是卢洪春的。

  卢洪春疾恶如仇,敢于直言,特别是在担任礼部祠祭司主事后,皇帝违反礼仪的事情他一样直言不讳。万历十三年(1585),明神宗因为宠爱郑贵妃的缘故,以爱废序,册封郑贵妃为皇贵妃。为此,卢洪春直谏“国家安危系焉,万世纲常关焉”……

  万历十四年(1586),忠介耿直的卢洪春再次上奏《遣官代祭奏疏》,直接了当地指出,礼仪莫重于祭祀,不管明神宗真的是身体虚弱,还是另有原因不便祭祀,而遣官代祭,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同年十月,皇帝长时间不上朝。卢洪春再次上奏说,陛下从九月十五以后接连免朝,前天又下诏说头眩体虚……君主治理国家,应当谨慎小心,绝不能一方面纵欲于深宫重闺之中,另一方面又用华丽精彩的诏令文章掩饰自己;帝王应该以江山社稷为念,不能图一时之享乐而遗患无穷;君臣应该和睦相处,减少隔阂猜忌,君主不花言巧语愚弄大臣,大臣不怀欺诈之心蒙骗君主,上下同心,才能确保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卢洪春如此直指时弊,后果可想而知。明神宗看了后大怒,写了一道百余字的谕旨发给内阁,极力解释慎重对待疾病和派遣官员的原因。又以卢洪春悖乱狂妄,下令草拟圣旨治罪,内阁大臣准备剥夺卢洪春的官职。此时,朝中仍有人想论辩救助卢洪春,明神宗勃然大怒,重新施用明朝中叶以后几乎废弛不用的杖刑,廷杖卢洪春六十大棒,并革去其官职,贬斥为平民。各给事中说明情况营救卢洪春,违抗圣旨,也受到严厉谴责。各御史跟着上疏说情,皇帝很恼火,也扣除各人俸禄不等。

  御史范俊曾经描述过当时的局面:皇帝正生病,看到范俊奏疏上的“谨防人欲”的语句,就斥责了他。主事董基因为进谏宫内操练被贬官。员外郎王就学因为进谏皇帝假托疾病不送皇太后灵柩,不久也被免职。这些都与卢洪春的奏疏相类似。

  被罢免回家后,卢洪春就没有再被起用。1619年,卢洪春去世。光宗继位后,追赠其为太仆少卿。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