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00:00:00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海滨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这首诗说的就是科举时代的文状元。科举时代,重文轻武,一般说的状元指的就是文状元。历史上,金华有文字记载的共有4名文状元,依及第次序为陈亮、刘渭、王龙泽、唐汝楫。
王龙泽(1246—1294),字极翁,一字潜渊,号静山,义乌市赤岸镇南青口村人,是宋朝最后一个状元,也是义乌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
“王龙泽状元馆就在村边,在村口立着村名石的地方就能看到,祠堂是在村子里面。”12月16日,记者来到南青口村寻访宋朝状元王龙泽,发现村民不管年老年幼,对王龙泽的事情都极为熟悉,热情地指路、介绍。有一位村民还一直热心陪同讲解。
据村民说,南青口王氏先祖是大宋王朝开国功臣王彦超。王彦超后人的其中一支搬迁到现在的南青口村。王龙泽的祖上也很不凡,他的祖上六代中五代就出了五位进士。
王龙泽年幼时就很聪慧,师从宋末元初理学家、义乌名士石一鳌。王龙泽还和黄溍有了同门之谊。石一鳌是黄溍的舅舅,也是黄溍的老师之一。
南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王龙泽高中甲戌科春榜状元。官授承事郎签书、昭庆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正是南宋末年最为风雨飘摇之际,元朝大将伯颜挥师南下,内忧外患。当时,京城有首民谣,反映的就是状元王龙泽等人授官却无法上任的尴尬无奈境地:“龙在泽,飞不得;万里路,行不得;幼而黄,医不得。”其中的“龙在泽”即指王龙泽。
无奈之下,虽然身为状元,王龙泽还是只好回到家乡。王龙泽在老家待了差不多20年时间,主要就是读书、教书和研究理学。此后,状元故里也一直秉承着勤耕好读的传统。王龙泽之后,有王梅圆、王益鑫、王萃山、王廷星、王晓绮、王希宇等列入义乌名人录;1997年恢复高考后,全村共有180多位学子考上大学,其中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有3位。
南宋灭亡后,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王龙泽引起了元太祖忽必烈的关注。由前朝丞相留梦炎推荐,忽必烈特委王龙泽以江苏扬州监察御史之职,并差人备马束青口相请,“如是近十次”。
王龙泽上任之初,扬州就遇到了旱灾和蝗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王龙泽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救济灾民。据《宗谱》记载:王龙泽“尊贤敬老,剪除豪蠧,凡有惠于民者,奏请行之。”可惜的是,1294年,王龙泽不幸“被驿使桐江之害”,离开人世。有感于王龙泽的恩泽,百姓“奏为立祠于严滩之东而祀焉”。
王龙泽工书法,擅隶书。明·周晖《金陵琐事》一书中称:“佘邨玉皇观壁间‘松庵’二隶字,是大德间状元王龙泽所书,颇极奇伟。”1294年,官府对丽泽书院进行大修,并由王龙泽撰《修丽泽书院记》勒于石。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