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9  >  二十五史金华名人今访  >  邀古人  >  二类   正文

 许都:“弃青衿”举义旗 “白头军”震浙中

2020-01-03 00:00:00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 求慜玥

 

  记者 张海滨

图片1.png

  《明史》卷二百七十七 列传第一百六十五

  在古代,啸聚山林举兵与官府对抗的大多以走投无路的农民为主,但在明朝崇桢年间,在富庶的东阳,却发生了一起以读书的儒生为核心的起义,他们不堪忍受地方官吏的贪贿和压榨,“弃青衿”(青衿,旧时读书人穿的一种衣服,借指读书人)举义旗。这就是明末东阳的“白头军”起义,也称“许都之乱”。许都是起义军领袖,出生年月不详,东阳县洪塘许宅(今东阳市画水镇许宅村)人。

  上月30日,记者来到许宅村寻访。从宗谱上可以看出,许都的出身不凡,他的祖父许达道,官至福建参政兼摄军事;从祖父许弘刚,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许都家境富裕,从小就爱读书,曾考中秀才。年轻时,许都在嘉兴就读,结识江浙一带文人学士,同游江南吴地,目睹苏、皖、浙地方官吏侵贪暴敛,贫民饿殍枕路,遂有匡时济世之志。司理陈子龙向朝廷荐举许都,可惜未被任用。许都只好回到家乡东阳。

  许都“任侠好义,远近信服”,他大散钱财,接纳各路勇士,自己炼制兵器,组织“义社”。明崇祯十五年(1642),括苍山农民起义,许都就遣部属参加起义。

  第二年,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率部开向江西,东阳县令姚孙棐企图以备乱为名敛财自肥,向各地乡绅商贾募捐筹饷,许都大怒,没有答应县令的要求。当年十二月,许都的母亲出殡,送殡场面很壮观,人数达到上万人。由于丧事规模过大,有人向监司王雄告许都谋反。王雄没有调查就派兵拘捕许都,引起众怒,于是民众以“诛贪吏”为名起义,许都称帅,立年号“永昌”。

  起义军因许都母亲逝世以白布缠头,从而得名“白头军”。“白头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民众纷纷响应,“旬日之间,众至数万”。“白头军”连克东阳、浦江、义乌、永康、武义、汤溪、兰溪等县。

  明崇桢十七年(1644)正月二十八日,“白头军”与官军大战于金华城下。最后,“白头军”不支,只好败退紫薇山。

  次年二月,官方以监军陈子龙与许都有旧谊,命其赴许都营招抚。许都起初还在犹豫,陈子龙发誓以全家百口担保其安全,许都才向起义军宣告就抚意向,但遭到起义军反对,许都仅带了200多人出降。三月,许都等60多人被惨杀于江边。

  关于许都和“白头军”,东阳县志一直有记载,民间也有传说。2019年1月,有村民在距许宅村8公里的山联村岩山南面陡坡,发现了一段长约1000米、高1.5~2米的“护墙”,环绕着山顶平地依势修建。东阳市文化局文史研究专家单国炉认为,结合史料可以推测,岩山是明代政府军镇压许都起义军的战场。战场遗址由“护墙”、水塘、兵营等设施构成,是一处值得作为文物来保护的军事遗迹。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