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9  >  二十五史金华名人今访  >  八婺名人  >  永康   正文

林大中:风节凛然 守正不阿

2019-12-06 00:00:00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 求慜玥

  记者 章果果

QQ截图20200306142203.png

  《宋史》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叹息今不如古。“古”是醇厚高尚,赞叹一个人,会用上“古道热肠”“犹有古风”;说人心坏了,是“人心不古”。

  在南宋人看来,林大中是一个古人。宋宁宗御赞:“卿貌而古,卿德而丰。抚下事上,以仁以忠。噫斯媲美,伊周之风。”伊周是伊尹、周公两大贤臣。朱熹也赞叹:“去国一节,风节凛然,当于古人中求之。”

  林大中是永康人,南宋重臣。时人对其多有“守正不阿”“刚正不阿”之语。担任抚州金溪县知县时,郡守督促其交纳赋税,林大中请求宽限交纳期限,不接受,再三请求,还是不听,于是他递上弹劾自己的文书而归。后来,郡守也感到愧疚,允许宽限。而金溪县民感念林大中恩德,努力交税,当年交纳的赋税竟比往年还多。

  因才干过人,林大中被举荐入朝,先后任太常寺主簿、监察御史。一次,皇帝手诏给林大中,告诫应当遵守旧例。林大中却说:“然而必须抗直敢言,才是称职。”林大中所作所为正如其言。南宋大臣楼钥评价,“毁誉皆有所试,抨弹无不耸服”。

  林大中任中书舍人兼侍讲时,皇亲国戚韩侂胄来拜见,暗地请求营私结党,林大中笑而拒之。此后,还向皇帝奏言,应将韩侂胄外调出朝廷。后因韩侂胄主导的“庆元党禁”,林大中罢官归乡,退居12年。他在龟潭之上建造园林,采菊垂钓,觞酒赋诗,一句不谈时政。有人来劝和:“只要向韩相写封信,即可得到重用。”林大中却说:“我如果有说过一句符合他心意的话,怎能闲居到今天?”

  韩侂胄冒进北伐失败后被诛杀,林大中才平反重用。1208年6月,林大中在任上逝世,谥“正惠”。《宋史》专传中的最后一句说,林大中清修寡欲,谦退的样子好像承受不了衣衫的重量,等他遇到事情而发作,却又凛然不可犯。

  林大中著有奏议、外制、文集三十卷,遗憾的是全部佚失,永康有关他的遗迹也几无可寻。他出生的祖宅在今永康城区解放街上,繁华闹市,不复有采菊觞酒赋诗之乐。然而,林氏后人并没有忘记这位风节凛然、守正不阿的老祖宗,一直试图收集有关他的文献,可惜“一文难求”。近些年,随着电子书的发达,此种寻找变得有径可循。三年前,文史爱好者林毅受好友李世芳的鼓励,一头扎进故纸堆,遍寻典籍,购买了许多与林大中同朝人的文集,从中寻找林大中的只言片语,每找到一处,都如获至宝。

  他收集到林大中诗2篇、序1篇、文1篇,奏折若干,以及从其同辈文献中收集到的文章若干,编成一本《林大中遗芳集》。一个更血肉丰满更立体可感的林大中呈现于今人面前。

  林毅说,林大中目前唯一的遗迹是在永康花街火炉坑的墓葬。不过,“破四旧”时,墓葬已遭受破坏,石头石羊等都被敲掉,墓前青石板也都被用来铺路造桥。虽后经修复,却已不复原貌,如今荒草丛生,道路坑洼。独有附近一座“五凤桥”还是南宋之物。五凤桥建于五条小溪坑交汇处,是通往林大中墓地的必经道路。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