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1 08:51:53
来源: 掌上金东客户端
金华金东区美丽乡村鸟瞰图
素有“两山夹一川”的金东区,地处浙江之“心”金华,南北两侧武义江、义乌江穿流而过,共赴婺江。同时,也为金东抒写了一曲古韵悠长的“人”字。
20年间,金东从金华一块“菜园”地,发展到如今,拥有661平方公里的“田园都市”——一边是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一边则是城市“新客厅”、世界500强企业在金华的兴业乐园。
义乌江映衬下,“美丽金东”新城远眺图
步入“青年”的金东,持续“伸展运动”,自然需要“大量饮水”。
而金东,人均水资源量仅有全省人均的1/5。(浙江人均水资源量,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左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4)。
如何为金东“解渴”?如何答好“治水兴水”这一时代问卷?
——金东,通过一系列新思维、新探索,打通水环境治理工作中难点、堵点,让“治水”生态效益、“兴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现。
通水忆,绘流“水墨金东”
水清岸绿,碧水潺潺,鱼儿游曳。漫步于池塘廊道,观赏荷花美景……
“一年四季,我们进出‘四大门’”不知要几回呢……”金东区多湖街道四大门村,独特的村庄风貌和气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金东多湖街道四大门村“十里荷塘”一景
“接天莲叶无穷碧,小桥流水更如蓝。”四面环水,四桥通勤,十里荷塘……520户人家的四大门村,池塘水域面积700多亩。早些年,种荷花、养菱角……让这个江南水乡远近闻名。但自从“四大门”戴上了“珍珠养殖”这根“项链”——分割池塘、堵死水塘、猪粪围塘……伴随着“外科手术”+“浓妆艳抹”,“风光”沦为“珠光”的同时,更裹挟着“臭名”从“四大门”远扬。
2013年,伴随“五水共治”潮流,作为全国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项目县(市、区)——“一江春水”开始流入金东“四大门”。
几年来,拆猪棚,珍珠退养,生态清淤,沟渠联通,建人工湿地……以壮士断腕之决心,以铁腕治水之毅力,将金东生态底色擦亮。“引得进、流得动、排得出。”金东区水务局总工程师葛建新说,充分发挥东阳江、武义江两大“主动脉”和21条主要支流在区域内均分布局的特点,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盘活境内大小水域。
2018年,金东区进一步探索实施《金东区水系激活建设方案》,从项目立项、资金、方案、考核等着手,通过“先建后补”方式——资金利用率、百姓满意度,随着各村“你追我赶”,而活跃于金东。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以来,金东区累计清淤水库10座、河道20公里、山塘池塘1000多座,共清淤近600万立方米,增加库容1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小型水库)。
此外,截至2019年底,全区水系连通率已达90%,初步形成了“两江、十溪、百库、千塘”全域水系连通的水网格局。
俗话说,“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灌肠”“清肠”“润肠”后,如何防止二次“感染”?
金东区孝顺溪关停养殖、污泥堆岛、种花修亭,打造出“百里桃花溪”生态美景
金东围绕“污水零直排”,编织“洗、网、护、鱼”生态版图——“洗”,建成生态洗衣房132座;“网”,完成各类截污纳管工程:生活小区19个、工业企业352家、六小行业和沿街店铺406个、农户4449户;“护”,东阳江、武义江两条市级河道生态护岸覆盖率达到85%,完成金华江十二标(梦想公园)及洪村段生态堤防样板堤3.3km;“鱼”,开展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平均约1000万尾/年。数据显示:2019年金东区21条河流40个乡镇交接断面水质全部达标,Ⅲ类水以上占比100%,较试点前提高了67.5%。
如今,一个个村庄,“珠光”变风光,臭名变美名……一幅“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水墨金东”图正日渐清晰。
通民意,引流润泽“家”“园”
2019年6月26日,曹宅镇举行“西水东输”曹宅支线供水仪式
“怂来密称接谷,呆心里宁耶养喽……(金华方言:从来没想过,能跟城里人一样)。”正午时分,金东曹宅镇杜宅村,王爱娇在自家院子搓洗着衣物。
长期以来,曹宅集镇及周边村民饮用水由附近长山垅水厂保障,但由于源水水库容量小,水量、水质受季节影响大,村民们都迫切希望能喝上好水。
而沙畈水作为金华城市的一张“金名片”。近几年的检测数据显示,远高于国家一类水标准。
“努力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区水务局改水办主任施杰尔说,金东以建设和管理提标为着力点,进行城市管网延伸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改造,构建完善‘一区一网’的供水格局。同时,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与乡镇、街道签订提标工程责任书。
目前,金东区基本构建完成了以城乡一体化供水为主,单村水厂为辅的饮用水供水模式,全区城市管网覆盖率达到97%,实际受益人口31.5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4.7%,全市排名第一。
通过“西水东输”工程,沙畈好水正源源不断流入金东千家万户。未来五年内,全区将全面完成市区管网供水村的一户一表改造,真正实现金东农村居民饮用水达到和城镇居民“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目标。
从“家园”再步入“田园”。作为农业大区,农业水价机制不健全,农田水利工程保障乏力等问题,一度成为金东水务成长“新烦恼”。
探索建立水价、奖补贴、工程管护、等用水管理机制,同时强化用水计量建设,形成独特的金东“水立方”。
金东农业灌区,智能化量水设施
走近金东澧浦镇一农业灌区现场,矗立在田间沟渠旁的一量水设施格外醒目。“上面是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充满可续航15天,设施内置SIM卡,计量出数据可通过无线传输至云平台,日常,工作人员在后台即可登陆云平台,查看灌区当日、季度、年度用水量等数据,从而实现,灌区用水量远程实时监控。”金东区水务局业务科室工作人员介绍说。
“水利基础保障的大幅提升,有效提高了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葛建新说,接下来,区水务局将围绕“一用水组织、一产权证书等“八个一”创建改革示范村,以点带面,促进改革成果落实落细。
目前,金东区典型灌区及“一镇一点”共15处用水计量设备配套建设,覆盖金东全区11个乡镇21.47万亩有效灌溉面。同时,金东区获得2019年度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县(市、区)。
通效益,畅流“希望田野”
金东江东镇雅金村古村新貌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时下,这首歌作曲者、施光南的故乡——金东,正谱写“希望田野”新乐章。
白墙黛瓦,清水绕村,活水相通。水杉林、水廊亭、水景园,“四口塘”变身“四面湖”……晨曦,走近金东塘雅镇张店村,一个个观景点绘就“淡妆浓抹总相宜”。
“浩哦!怂来米蹭接锅又酣浩倪子(金华方言:好哦!从来没有想过有这么好的日子)。”迎着朝霞,晨跑的张大爷在阳光映衬下显得格外精神,“`田园公园′`民房民宿′'农民居民′我们都有喽……”
百姓欢颜,游客养眼,农旅兴业——
夜幕下的金东鞋塘支家村
金东区鞋塘支家村,“水系连通”,串起村上7口池塘,营造了“花林衬水墨,七星绕村郭”的“七星连珠”水系景观,仅2018年就接待游客数达8万人,实现经济效益150万元,户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四大门村,“水系连通”,串联5km的环村河道,激活“十里荷花长廊”。水面承包收益从1.08万元增加11.8万元,村集体年收入从不到10万元上升至百万元;澧浦镇琐元村,“水系连通”串起一条“水街”,实现年接待游客近56万人次,门票年收入超150万元……
如今,一渠渠活水正畅流“希望田野”,一曲曲“水调歌头”正在金东广袤乡村唱响。
“水润和美金东、水兴希望新城。”金华金东区水务局局长张锦根表示,“金东作为浙中水乡,因水而兴、因水而美。金东区将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要求,按照‘高质量建设和美金东,高水平打造希望新城’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我区自身生态优势,积极构建“格局合理、功能完备,蓄泄兼筹、引排得当,多源互补、丰枯调剂,水流通畅、环境优美”的江河湖库塘连通体系,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改善河湖库塘生态环境,为金东民生水利事业发展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春风春雨花经眼,阳春三月万物新。伴随着源头活水畅流而入,15000多亩源东桃花林海,烂漫盛开,八方宾朋追寻其中,探究“桃花源记”。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