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5 10:28:18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4月14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杜晓萍 通讯员 金丽丹
【编者按】
一场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节奏,师生们迎来了史上最悠长的“假期”。这个特殊的“假期”里,东阳教育系统里的每一个人却比以往更忙碌。如今,各学段师生已开始分批返校,教学秩序正逐渐回到正轨。从线下到线上再回归线下,要实现平稳过渡,每一个角色都需各司其职。日前,记者采访了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技术人员,其中有学校防疫、教学的一线人员,也有网课的幕后工作者,看看他们如何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东阳市吴宁第一小学教导主任徐步航今年54岁,最初面对线上教学时,“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钉钉怎么用”“怎么发起直播会议”,一连串问号涌上他的心头。“第一次尝试给学生上科学直播课,视频里出现的竟然是我的半个脑袋,孩子们哈哈大笑,我自己也觉得好笑。”徐步航一边询问学习,一边摸索实践,直到可以熟练使用钉钉。
自2月以来,组织视频会议、安排全校线上教学工作,成了徐步航的常态,他最多时一天参加了5个视频会议。徐步航召开学校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会议,统筹安排好各年级每周教学计划,督促各年级线上学习、运动锻炼、护眼行动一个都不能少。
每天,徐步航都会进入各班的线上课堂,至少听一节课,然后对教师分析环节安排的合理性,评价语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在3月2日第一教学联盟线上研讨会议中,他作为经验介绍者,与兄弟学校分享了“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真正做到防疫、教学两不误。
上周日晚上6点,徐步航把手机架在书桌上,准备好笔和本子,参加了四年级组教师的视频会议,总结线上教学经验,讨论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融合。复学返校时间确定后,徐步航一直在思考“如何衔接线上线下教学工作”“返校复课的教学起点是什么”。近几天,他参加了每一个年级组的视频会议,与教师们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在徐步航看来,复课后,比起一味“赶路”,先缓一缓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在过渡阶段,要帮助学生重新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更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徐步航在吴宁一校兢兢业业工作了30余年,曾任学校团支部书记、少先队辅导员等,该校“全国雏鹰红旗大队”“浙江省雏鹰电脑行动先进集体”“金华市手拉手先进集体”等荣誉,都有他的一份功劳。他常说:“我是为老师们服务的。”他默默地为教师们创设成长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大胆展示才华。徐步航把最好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吴宁一校,“学校的事就是我的事,学校的每一名学生都是我辛勤浇灌的花蕾,每一名老师都是我至亲至敬的兄弟姐妹。”徐步航说,“时间流逝,我这颗爱校、护校的心永远不变。今后遇到新问题,我也不会服输。”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