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9  >  金华改革  >  改革典型   正文

金东区构筑“三道防线”实现城市垃圾分类监管全覆盖

2019-11-25 22:17:00

来源: 无

作者:

金华市金东区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的发源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曾七上央视新闻,入选党的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去年以来,该区按照“城乡一体、两定四分、全域覆盖、闭环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谋划城乡垃圾分类融合并轨,着力打造垃圾分类先行区、垃圾分类创新区和垃圾分类示范区。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大环节积极探索创新,在垃圾分类监管上形成巡检员监督、智能平台监管、行政执法处罚三道防线,为城市垃圾分类“两次四分法”推行提供保障,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显著提升。
目前城市垃圾分类已实现100%全覆盖、源头分类率达90%以上,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1.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82%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巡检员监督居民源头分类


      城市生活垃圾“两定四分”法的核心是“定时”和“定点”,“定时”将居民投放时间严格控制在早晚6:00-9:00,“定点”则按300户左右半径将城区原先10320处垃圾投放点整合成220个功能多样、各具特色的集中投放点。每个点位均配备巡检员,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居民分类投放的提醒、指导和监督工作。作为居民分类投放的第一道防线,巡检员的素质决定了前端投放的准确率。对此,不断加强对巡检员的选聘和培训工作,以街道、社区为单位组织巡检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分类水平,累计开展培训300余场,同时开展优秀巡检员评比,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居民进一步增强主动分类自觉。





智能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建成区街两级监管指挥平台,实现源头分类智能监管全覆盖。将220个集中投放点位和垃圾中转站视频监控信号全部接入监管平台,在垃圾清运车安装GPS及视频监控系统,破解垃圾乱投放和混装混运难题。智能监管平台集成视频监控、语音对话、自主响应、录像取证等四大功能,可对点位违规投放垃圾、混装混运等违法行为实时提醒,对提醒后拒不改正的可录像取证,下派行政执法赴现场处罚。同时拓宽群众监督途径,开设“垃圾110”举报电话,微信公众号“举报随手拍”,让每个居民既是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又是垃圾分类的监督员。举报电话开设以来累计接到垃圾分类举报投诉483起,均完成有效响应。





行政执法严格处罚兜底


        将行政执法队员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网格责任队员。按照“两提示三公开”的原则,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公开行政执法队员联系方式,责任队员作为执法兜底常态化开展点位巡逻。结合“周三固定执法日”行政执法部门开展高强度、高频次的垃圾分类执法行动,截止目前已处罚垃圾分类违法案件1525起,罚没金额23.46万元。严格的垃圾违法查处力度,有效提升居民源头分类自觉,形成了人人主动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