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 17:31:00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5月6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冯俊江 通讯员 潘辉 文/摄
“五一”期间,磐安县仁川镇天山村每天迎来200多名游客,村庄旅游人气旺盛。据了解,这主要得益于村里的民宿发展和景观建设。
天山村在海拔780米的山上,全村人口1000多人。走进村庄,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一栋栋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一处处亮丽的文化墙……但谁能想到,三年前天山村还是一幅破败景象。村干部、群众都表示,天山村的“蝶变”,与村党支部书记羊宝密不可分。
羊宝今年46岁。2017年,在外办有一家针纺织品超百万利润企业的羊宝响应镇党委号召,回村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羊宝说:“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想为家乡做点事情。”
走马上任后,他一门心思扑在村庄发展上,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
党建强,则村庄发展强、治理强。天山村现有党员41人,村党支部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基层党组织。为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今年3月,天山村设置了人脸识别系统,严格实施村委干部上班考核制度,督促村委干部讲纪律、守规矩。近两年,天山村先后被评为县级“十美村”、“六无善治”平安村,并被评为金华市森林村庄、浙江省旅游A级景区村、浙江省特色精品村等。
在天山村财务公开栏上有一张财务报表,上面显示村集体经济结余185万元。2019年,天山村谋划了17个项目,项目数量占仁川镇1/3,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赤字变成盈余,存款最多时达到500万元。
羊宝敢于开拓、善于谋划。他看到村民外出务工导致大量土地荒芜,感到心痛,决定先把荒山利用起来,让老百姓在家也能致富。他召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在外乡贤进行座谈,讨论怎么让荒山变“宝山”。经商讨,村里决定打造百亩桃花基地和千亩红花油茶基地,错位发展休闲旅游业,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2019年6月,千亩红花油茶基地建设项目被列为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预计5年后有望为村里带来50万~60万元年收入。
村集体钱袋子有了保障,村民成了受益者。村民羊荣民算了一笔账:“桃树种植等提供了工作岗位,我们夫妻俩一个月工资收入加起来有五六千元。”
荒山变成“宝山”后,羊宝又动员村民发展民宿,并提出“村居代管”模式:民宿装修好后,交由村里统一管理,村民只需坐等分红。该模式受到村民热捧,村里的民宿从原先1家逐渐发展到20余家,村民种的高山西瓜、土豆等农作物的身价也随之倍增。
天山村原先并不美,2017年前,村里到处可见赤膊墙、猪圈等。趁着县“十美村”创建热潮,羊宝提出了村庄整治计划。起先,村民质疑声大,羊宝就带着村干部没日没夜地做村民思想工作。不到半个月,全村共拆除废旧猪圈、茅厕和违法建筑5400平方米。
随后,羊宝又带领村民栽花木、更新路灯、铺设游步道、建凉亭……经过半年多努力,村庄成功创建“十美村”。
天山村由西产村、马岭村、下余村三村合并而来,如何加快“新村融合”?羊宝带领村党员干部、村民,先后解决了马岭自然村环村路建设、开展“百二间”四合院清理、解决400亩山地征用等历史遗留问题。马岭、下余自然村由原来的信访重点关注村,变为无一人上访的和谐村。
羊宝十分注重乡风文明建设。他带领村民依托现有的村文化礼堂宣传先进道德典型,弘扬正能量,还定期开展“乡贤先锋”“孝贤榜样”等系列评选活动,激发村民学德向善、见贤思齐、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新风尚。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