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4 15:16:07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5月14日消息 通讯员 于根义 吴帼美
在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稠江大队和义乌市稠江街道黎明社区工作人员近半年的探索实践下,5月14日,义乌市首批可移动式文化主题垃圾房——“黎明小屋”正式启用。
据了解,黎明社区区域总面积约0.9平方千米,现有住户682户,常住人口约1630人,暂住人口约2万人。黎明社区于2019年9月,推进垃圾分类“两定四分”工作,缩减垃圾分类投放点,计划建立垃圾分类投放点9处,目前,6处垃圾分类投放点已投入使用。
在实行垃圾分类过程中,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稠江大队拓展思路,在黎明社区引入可移动式小木屋——黎明小屋。黎明小屋造型新颖,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屋内还布置花卉等装饰,美丽适景的外观,吸引辖区居民的注意力,从人人敬而远之的垃圾房摇身变成人人驻足的亮丽风景线。“黎明小屋”不仅起到了回收垃圾的作用,还成为社区的景观小品。
经执法队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前期走访调研,根据居民人数、人口布局等实际情况共设置9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每个点位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各具特色,打造“政治、德治、法治、自治、智治”体系下的“一屋一主题”的垃圾分类小屋,通过墙绘、文明标语、宣传广告、督导员督导等形式,使垃圾分类小屋不仅仅是垃圾回收点,更以此为平台,宣传垃圾分类理念,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另外,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稠江大队将垃圾分类工作贯穿当中,联合社区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实践阵地,通过红飘带,将阵地延伸,每个垃圾分类点就是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整合群团力量,盘活社区公共资源,发动群众一起参与,让实践工作落地生花,在居民中一路绽放。
下一步,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稠江大队将继续联合黎明社区深入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引入智能监控系统,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监管平台相结合,实现垃圾分类电子眼24小时值守,通过智能管理,减少人力督导,同时,深化“党建+单元”的垃圾分类作战模式,形成人人宣传、人人监督、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打造人人参与、人人自觉文明的垃圾分类精品社区,不断完善“黎明小屋”模式,推广“黎明小屋”优秀经验。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