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东阳   正文

东阳职教中心:“下接地气”就好业 “上接天线”上好学

2020-05-14 16:32:23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5月14日消息 金华日报 记者 杜晓萍


  上周,记者见到赵泞萍时,她正和同学们在实训楼上专业课。赵泞萍是东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下简称东阳职教中心)东技校区2018级文旅班学生,中考时,她的分数高于普高线,因志愿填报关系未被普高录取。进入东阳职教中心职普融通班后,经过选拔,她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但她选择留下。有人觉得可惜,不理解为什么要放弃这样难得的机会,但赵泞萍说:“职高的课程和环境更适合我,我相信留下会发展得更好。”她有着明确的目标——参加高考,“在职高照样能考大学,照样有机会上本科”。

  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一句话就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国家政策的支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学生发展为根本的重要的教育类型。”东阳职教中心党总支书记、校长卢干说,有了国家政策作保障,学校发展更有动力,学生前程更广阔。近年来,东阳职教中心内强管理、外树形象,请进来、走出去,打造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确保办学“下接地气”又“上接天线”,让学生不仅能就业、就好业,而且能升学、上好学。

A就业有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下半年,东阳职教中心高三学生(参加高考的除外)将就业,高二学生(参加高考的除外)将进入企业进行集中实训,而企业的“抢人大战”已经提前打响。每年5月,该校东技校区生产实习处主任王雪芳的手机就格外热闹,十有八九是企业来要人的。

“今年,机电专业学生的需求量特别大,连一家正在筹建的企业也提前来对接。”王雪芳说,不少人认为从事机电工作太辛苦、不体面,但她认为,世上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世上也没有最体面的职业,在行业里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体面。记者获悉,东阳职教中心的学生之所以能成为香饽饽,主要原因正是他们愿意吃苦耐劳,能放下一时的“体面”,从基层干起,学技能、强本领,从而变得真正体面。


01

  两个老搭档对校企合作有了新需求


上周日,记者联系高三学生吴琦磊时,他正在浙江东峰制冷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实习。吴琦磊是2017级机电一班学生,去年到东峰制冷一线操作岗位见习。虽然工作辛苦,但吴琦磊却乐在其中。东峰制冷为见习学生安排了师傅进行一对一传帮带,吴琦磊遇到不懂的就向师傅请教。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的技能不断提升。在企业快一年了,现在,除了一些机械故障会请师傅帮忙,其他大部分问题,吴琦磊都能自己解决。

“态度认真,肯学习,会虚心请教。”东峰制冷办公室主任张美姿这样评价东阳职教中心的学生。该公司和东阳职教中心合作约10年,今年,除了机电类专业的学生,东峰制冷还提出了新的需求——会操作ERP(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系统软件的技术人才。

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近年来,东峰制冷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对员工的技术含量要求也随之提高。ERP正是东阳职教中心财经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去年,该校学生在金华市ERP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今年年初,东峰制冷邀请该校相关负责人走进企业,希望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更多与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人才。

东阳职教中心与另一个合作了10余年的老搭档——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也将有新动作。上周,联宜电机相关负责人走进东阳职教中心,探讨深化校企合作事宜。双方深入合作后,将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在校时就能学习、掌握企业生产所需的一些关键技术。与此同时,东阳职教中心的教师也将接受培训,让今后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02

  特殊时期用工难 职教学生帮大忙


今年春节前,东峰制冷因员工放假,面临生产压力,于是向东阳职教中心求助。当时正是寒假期间,该校选派了20名学生到企业见习三周,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生产任务,也帮助学生增长了技能。

招之即来、来之能用,得益于东阳职教中心长期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打下的良好基础。这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发挥出重要作用。

2月,联宜电机需紧急生产与防疫物资相关的产品,但部分外省市员工一时无法返岗。经过沟通,东阳职教中心动员了10余名在家的学生前去支援。这并非个例,2月中旬至3,该校260名学生援助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东阳企业,为企业特殊时期的用工难解了燃眉之急。

疫情之下,职业教育对本地企业用工的重要性、对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出来,职校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也得到进一步印证。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引进人才并获得发展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东阳职教中心准确对接社会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产教融合频频出新,推出了现代学徒制、“校中企”、“企中校”等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将本地生源培养成才,留住他们为东阳经济发展作贡献。




B升学有望

  【关键词】单考单招 中高职一体化 职普融通


东阳职教中心2015届毕业生楼富豪,如今是浦江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教师、班主任。作为过来人,他更加了解中职学生,会像当初的班主任夏晓萍一样,给予学生鼓励式教育。“夏老师十分关心学生,我考试发挥得不好时,她会问‘是不是状态不好’,给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这成了我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2015年,楼富豪通过单考单招进入宁波大学。成为教师后,他会讲述自己的经历激励学生,告诉学生大学梦并非遥不可及。

其实,对中职生来说,大学早已不是“天花板”,通往大学的途径也不只有“独木桥”,单考单招、中高职一体化等,都是更上一层楼的阶梯。去年高考,东阳职校中心东技校区成绩喜人,277人参考,建筑、旅游、计算机、机电、财会、工美、服装、电商外贸等专业上线率达100%,其中14考上本科。越来越多的学生从这里升学深造。


01

  从中职生到本科生的“逆袭”


骆琳是东阳职教中心2017届毕业生,目前在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读大三,去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从中考分数低于普高线25分到考上本科,骆琳在东阳职教中心度过了充实的三年时光。

“高中时,我释放了天性,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在东阳职教中心,骆琳担任过团委总干事、社团总社长、党校班长等职务,曾获省第七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假期兼职当过服务员、群众演员、装运工等,“在校做学生工作,假期接触社会,我对好好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得越来越深刻”。

骆琳是中途加入高考预科班的,起初,他觉得上本科的希望不大,但世上无难事,肯付出总会有收获。他特别感谢当时的班主任吴乐园“吴老师的严苛帮助我圆了大学梦”。在大学里,骆琳依然优秀,担任过浙师大行知学院工学院学生会负责人、数控协会会长、项目化运营办公室负责人、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班主任助理等。如今,他正自学专业软件,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这样的“逆袭”,每年都在东阳职教中心上演。该校开设的大学预科班(高考加强班)以升学为导向,一手抓技能一手抓高考,实现技能有长、升学有路、本科有望。近6年来,共有1817人升入高等院校,65人考上本科。下半年,大学预科班专业增加至9个,分别为建筑、计算机、旅游、财会、电商、文秘、机电、工美、营销。

东阳职教中心的学生也有机会进入普高参加高考。该校职普融通班开设普高课程,学生参加东阳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考试,择优录取到公办普中就读。近4年,共有51名学生考入东阳市属公办普高。未进入普高的学生,可选择专业学习,参加高考,成为上本科的主力军。




02

  文化技能两手硬 中高职合作更紧密


“回想当初的选择,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东阳职教中心。”电话那头,申屠皓楠与记者分享了他的高中生活。中考成绩出炉后,申屠皓楠和父母的意见不一,父母觉得要争取去普高,而申屠皓楠认为,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到普高会跟不上。最终,父母尊重儿子的意愿,选择了东阳职教中心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3+2”大专)。

“置万贯家当,不如学一技之长。”东技校区里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申屠皓楠。高二时,他被老师推荐到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维护学校的多媒体设备。遇到问题,申屠皓楠独立思考,寻找解决方案。“这锻炼了我的思考、解决问题以及交际能力,更让我掌握了不少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申屠皓楠进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就读后,文化成绩和专业技能继续两手硬,多次获得学院奖学金,在省技能大赛中获奖,担任过工程与经济管理系学生会副主席。去年毕业后,他进入新华三集团任职。据悉,该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联接、5G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术服务。

2019年起,浙江把原有“3+2”和五年一贯制两种模式,统一整合为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东阳职教中心与12所高职院校紧密合作,包括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实施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建立中高职相衔接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统筹培养兼具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C出国有门

  【关键词】“3+4”本科教育 “一带一路”


上周起,细心的家长在东阳职教中心招生简介中发现,该校与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斯卡沃罗德师范大学、哈尔科夫建筑设计大学等国外高校达成合作意向,于是纷纷打电话咨询留学的相关情况。记者了解到,今年,该校与浙江西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通了升本国际“直通车”,进一步打通职教人才上升通道。


01

  三个专业“直通”本科


东阳职教中心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哈尔科夫建筑设计大学生源基地,幼儿保育(学前教育专业为哈尔科夫国立斯卡沃罗德师范大学生源基地,国际商务专业为哈尔科夫国立茹科夫斯基航天航空大学(或利沃夫经贸大学)生源基地。该校与这几所国外高校合作开展3+4”本科教育,即学生完成3年中职教育后,到乌克兰就读4年全日制本科。

这些高校均为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认证院校、“一带一路”重点推荐院校。哈尔科夫国立斯卡沃罗德师范大学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具有乌克兰教育部授予最高第四级认证的主要高等师范教育机构,以乌克兰伟大的哲学家、诗人和民族教育家斯卡沃罗德的名字命名。学前教育是其本科优势专业,重点培养能在幼儿机构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哈尔科夫建筑设计大学成立于1930年,是乌克兰最高等级四级的建筑类高等院校。其本科优势专业——建筑工程施工,重点培养高技能建筑专业人员。

并且,东阳职教中心的学生在乌克兰留学4年“直通”本科后,想继续深造的,可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就像登山一样,中职学生和普高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往上,都可以登到山顶,都可成为本科生、硕士甚至博士。

02

  “大职教”站位更高眼界更阔


此次与乌克兰高校合作办学,也是东阳职教中心“大职教”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在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国家加速实施“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推动下,职业教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面对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浙江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省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东阳职教中心站在更高的起点,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构建“大职教”格局。

“职业教育提供的不仅是高质量、高起点就业,还有高标准、高层次的学习深造。”卢干说,“一带一路”的加速推进打开了更广的对外合作大门,职业教育也要抢抓大好契机,加强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多元办学,让中职学生不仅能上大学名校,还能出国留学、就业,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助力教育改革创新。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