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09:33:47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5月22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黄娇丽 通讯员 羊冬飞
“为了更好地践行‘表达教育’,我们创设‘溪·语’时光、课程·视界、国学小剧场等多元平台,让教师和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将课堂的首评权还给学生,鼓励他们做到‘七个一’:提出一个不懂的问题、争取一次发言的机会、参加一次讨论、发表一个不同见解、做好一次实验、获得一次愉快的合作、得到一次成功的体验。”……近日,在磐安县举办的“表达教育”校长论坛活动上,一连3天,全县义务教育段24位校长纷纷登场,亮观点、展特色、议策略、推案例,开启一场全新的头脑风暴,追溯经历,启迪智慧,引导未来。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人,必然要肩负起新使命。‘表达教育’是个真命题,作为学生多元化成长的一个新抓手,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做下去,我县教育将更有品质,更有温度。”作为“表达教育”的总策划,磐安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周赛晶道出心中的愿景。
自去年“表达教育”工程启动以来,该县围绕培养“悦读写、善思辨、乐表达”阳光少年的目标,通过抓好顶层设计、项目推进、学科落实、活动整合、评价跟进等一系列措施,全员、全要素、全方位推进“表达教育”。目前,该县的“表达教育”已经形成浓厚的氛围,正扎实地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
去年开始,磐安县实验小学的老师人人领到一张新的任务清单:课堂教学中要引领、关注和培养学生坐姿、站姿、音调音量、用语规范等四方面的习惯,努力做到言之有形、言之有力、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课堂是“表达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做到规范表达,磐安县教育局特别制定义务教育段学生“口头·书写·作业”基本规范,其中包括学生口头表达基本规范、汉字(英文)书写基本规范、作业基本规范。
实验小学对学生的课堂表达关注就是对表达基本规范的有效落实。该校实施的“创·生”课堂也是教育局要求打造“生·动”课堂的校本化实施。学校通过教师团队研讨,理念上着眼“生本”这一立足点,讨论并确定“创·生”课堂教学常规:设计上寻求教学的“生长点”、教学中捕捉教学的“生成点”、课后作业围绕“伸长点”、课后反思教学环节的创生要素必得“深沉点”。
在文溪小学,孩子们迎来期盼已久的优秀作业展,也是一次生动的表达基本规范落实。此次作业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个班都各有特色:读书小报、识字小报、思维导图、阅读单、数学学科的表达作业……每一件优秀作品都记录着学生们在“表达教育”上的成长足迹。
冷水小学每个教研组则制定适合学科表达的主题,如语文组和数学组的“图示法”、英语组的“以画促话”、科学组的“依托实验记录单,促学生精准表达”、音乐组的“以演为表,以唱为达”、美术组的“点线面显创意”、体育组的“擅用体育语言,彰显体育思维”,全体老师各显神通、寻找“表达教育”的有效途径。
课堂基本规范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打好底、奠好基。接下来,该县各中小学将根据生本理念重新设计“教学设计”模板,提炼学科教学范式,打造好“生·动”课堂,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精准表达。同时,该县还通过举办“表达教育”小学、中学课堂教学综合展示活动,为教师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加深教师对“表达教育”内涵的理解。
去年,磐安县全面启动“读·书”校园创建工作。
在新城中学,学校在开展好阅读指导基础上,开设“英语电影你来说”“中药名人谈”“我爱吟诵”等拓展课,以及主持能手、英语脱口秀能手、时政述评能手等各类“读·书”能手。作为“表达教育”行动的三大抓手之一,“读·书”校园创建工作为该校学生表达创造良好的氛围。
以“读·书”校园创建工作为抓手,磐安县教育局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展示节“五节”并举,在县级和校级层面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表达教育”实践平台。
随着平台的搭建、活动的开展,不少老师和家长深切地感受到孩子发生的变化。大盘中心校六(2)班的厉美悦,原本是个不苟言笑的孩子,也没什么兴趣特长。在学校组织的“九九归一表达”的诵儒、书儒、唱儒、画儒、演儒等多元表达行动中,厉美悦的班主任惊喜地发现,她不仅爱笑了,与小伙伴的交流多了起来,人也更自信了,不禁感慨:“我们学校的儒狮儒味课程群,在表达中教育,在教育中表达,一步一个脚印做‘表达’,真的让学生受益匪浅!” 厉美悦的爸爸厉福财说:“把孩子交给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作为家长真的非常放心。因为传统文化的浸润,让孩子更爱家人了,更爱表达了。”
除了活动整合,该县教育局不断加强智慧读书系统的建设,划拨专项资金打造校园全域阅读环境,并积极实施“表达教育”的课程整合、技术整合,为“表达教育”提供优质的资源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每周二下午,走进新渥街道深泽小学,你定会被缤纷的“非遗”传承活动所吸引:“小寿龟剧社” 正在排练婺剧舞蹈,一部分成员正端着茶盘,模仿着乌龟的动作;一部分成员正在敲锣打鼓,吹拉弹奏……还有织带、刺绣、剪纸、木工、手工制作皮具等十多个传承“非遗”文化的社团一字排开,高年级“小师傅”充当老师的小助手,手把手带好“小徒弟”。在“你问我答”“我讲你听”的 “非遗”项目传承的互动中,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乐表达”的学生。
去年,“表达教育”初步设想提出后,磐安县历经7个多月的摸索,20多次集中培训和研讨,孵化第一批15所“表达教育”项目种子学校和20个学科类项目种子。深泽小学就是种子学校之一,该校推出的项目《传承非遗,演绎经典——依托非遗资源,让学生创意表达》行动研究成功入选“表达教育”综合类项目种子,同时该项目的研究课题被列为2020年金华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为深入推进“表达教育”,及时总结推广各校在综合类项目种子培育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今年,磐安县还将陆续开展多轮次“综合类项目种子”展示活动。在“育种”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开展优质种子的校际传播行动,促进全县各中小学健康、快速、有特色、可持续的发展。
“‘表达教育’的开展,有利于融合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能说会道、阳光向上的品质。”这是磐安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林海推行“表达教育”的初衷。接下来,磐安县将继续实施建设“读·书”校园、打造“生·动”课堂、构筑“推·进”支撑三大行动,让“表达教育”往深里走、往高处走,努力形成县域课改特色。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