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0  >  06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评论   正文

【金报时评】优化营商环境 照照这两面镜子

2020-07-01 16:24:09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黄晓华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软实力。日前,海口市政协委员袁慧鹰诉说的经历再次诠释这个观点。

  在海口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上,作为企业主的袁慧鹰抛开既定发言题目,谈起在深圳和海口两地迥然不同的待遇:在深圳,从企业落地、政策享受,到上市分析辅导,一路享受“五星级服务”;在海口,她却经常碰到冰冷生硬的面孔,约一名分管区领导来企业调研,对方一推再推,最终未见踪影,让人感受到的是“权力的傲慢”。

  加快改革发展,是全国各地的共同课题;优化营商环境,是不少地方倾力而为的破题之举。营商环境怎么样,亲清关系有没有形成,企业主最有发言权,一段时间下来,发展报表也会给出答案。袁慧鹰说的是一家之言,有心人可以比较两地发展情况再作探究。“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不妨将深圳、海口作为两面镜子,照一照金华的营商环境能打几分,找一找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再发力。

  照一照深圳这面镜子。深圳身处改革开放重要窗口,能有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贴心优质的服务是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金华正在为全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而奋斗,去年就提出打造“两优一高”市目标,今年又创新推出“三大员”工作,其旨归都是以更优环境集聚发展资源、服务基层企业群众。袁慧鹰提到的不少事项,我市相关条线上的干部都很熟悉。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上门服务的主动,有没有事不过夜的高效,有没有环环相扣的链条,有没有成人之美的能力,有没有一路相伴的长情?

  照一照海口这面镜子。一个地方的工作总有亮点,也会有不足。听到海口一些部门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妨检视身边的干部,以忙为借口推托工作的有没有,遇事拖着不办还佯装在走流程的有没有。无则加勉,有则改之,严重的还应问责。

  有网友以“在深圳我是爷,在海口处处遇到爷”来形容袁慧鹰的感受。说法挺形象,“爷”象征着地位,背后是待遇。但笔者认为,这个说法也未必准确,“亲清”是人们对健康政商关系的最好概括和殷切期待。在发展的道路上,政府和企业更像携手同行的伙伴、亲密无间的战友,共同去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期待这场来自远方的发言能激励金华干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加快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和创业生态,展现出“重要窗口”应有的风采。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