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11:11:24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6月24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黄娇丽 通讯员 傅英英
“以前院里都是杂物,村里有不少旱厕,一到夏天臭气熏天。现在环境好了,我们这些老邻居能经常坐在一起聊聊天。”近日,行走在磐安县玉山镇月坑村里,道路两旁盛开的月季花点缀着徽派建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村民潘香柿说,环境变好了,村民幸福指数都提高了。
月坑村是磐安县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村。为做好垃圾分类,去年以来,玉山镇通过党建引领,探索了“撤大桶”“三员合一”等一系列垃圾分类模式,成功总结出了垃圾分类“月坑做法”。
“起初村民不重视,垃圾分类推行效果并不乐观。”月坑村党支部书记厉明忠说,为解决垃圾分类工作谁来做的问题,村里首先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干,以提高村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帮助其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针对外出党员联系农户“失管”情形,月坑村创新提出“颗粒网格+垃圾分类”模式,即从村党员干部中选定在村里能切实履职的颗粒网格员,督导农户开展垃圾分类,镇党委“每月进行督评、通报、奖惩兑现”压实颗粒网格员责任。
“党建引领是第一步,垃圾分类末端问题还很多。”月坑村村监会主任厉彩菊说,原先月坑村保洁员、分拣员和清运员分类管理,需要人员多,村民只要报名就能参加保洁。因责任不清,垃圾分类收集末端往往出现混投。为此,月坑村在全村探索实行“撤大桶”,垃圾上门收集,利用保洁员、分拣员、清运员“三员合一”等新模式,收集、分拣、清运一条龙完成。“三员整合后,保洁员工资提升,报名人员多了,我们更能选出责任心强的优秀保洁员。”厉彩菊说。
讲起月坑村现在的保洁员厉茂余,村民们连连点赞。“年初一早上5点下着大雨,厉茂余仍坚持去每家每户收集垃圾,真敬业。”
为了形成全面覆盖、制约有力的监督体系,月坑村在党员与联系农户之间建起微信群,方便联系。同时,该村还统一了村规民约,明确不实施垃圾分类的农户,不得享受村里福利性补助。
为了巩固分类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月坑村还统一了一套垃圾分类“约谈公示制”。每天由垃圾分类保洁员在上门收集过程中,对分类不到位的农户单独列出问题清单。村监会主任对着问题清单,逐户上门宣教,对宣教后仍不整改的农户在村黑榜上进行公示。
“如今,随着垃圾分类成效显现,我们已在全镇15个行政村全面推广‘月坑做法’。”玉山镇垃圾分类办张赟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