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东阳   正文

【老干部话当年㊸】刘英涛:苦干实干 从陆军部队“跨界”到空军部队

2020-07-07 14:13:36

来源: 无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7月7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杜晓萍

个人名片

  刘英涛,东阳巍山人,1932年出生。1948年9月至1976年3月,在上海空军警卫团、空军24师第70团任文书、副参谋长等职。1976年3月至1978年10月,任东阳体委副主任。1978年10月至1992年5月,任东阳血防办副主任。1956年入党,1992年离休。


  1948年,刘英涛跟着表哥离开家乡到了江苏,加入国民党交通警察部队。次年,上海解放,刘英涛加入上海空军警卫团、空军24师。从陆军部队到空军部队,他虽然不参与飞行任务,却也面临着“跨界”挑战。

  从上海、江苏到江西等,刘英涛随部队到过10余个机场。他曾负责组织训练,对训练科目、飞行人数、飞行时间等作计划。面对4本厚厚的训练大纲,刘英涛几乎从零起步,用他自己的话说,“尝遍了酸甜苦辣”。

01
从零起步学成“活字典”


  刘英涛一方面自学,抱着训练大纲一点点“啃”,另一方面向老同志请教。受条件限制,他常以天为被、地为床,以电话机为枕头,天太热,就到汽车的影子下躲太阳。慢慢学懂了,酸和苦就转化成了甜味。

  三四年后,刘英涛被战友称为“活字典”。哪个训练科目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有人无法确定的,都会问刘英涛。他严格执行规定,哪怕是上级领导也不“放水”。“当时有规定,饭后半个小时内不能飞行。有时候,师长不到时间就上飞机,我就会让他先下来歇一歇。师长开玩笑说,‘没想到师长要被参谋管’。”刘英涛说,上下级之间互相尊重的工作氛围,也让他觉得很甜。

  在空军24师,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对刘英涛来说很正常。据悉,飞行员要在4种气象条件下进行训练,分别是昼间简单气象、夜间简单气象、昼间复杂气象、夜间复杂气象。刘英涛担任副参谋长后,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飞机在飞,他仍然和参谋一起到岗。

  “要对得起党的信任。”刘英涛说,他参加过国民党部队,靠的是党的政策和自己的苦干实干,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当上副参谋长。他参与组织、训练了8批飞行员,不断提升其驾驶技能、作战水平。上世纪六十年代,空军24师飞行员在极端复杂的情况下,曾击落过包括国民党空军飞机在内的两架飞机。


02
“上山下乡”防治血吸虫病

  1976年,刘英涛转业回东阳。担任东阳市血防办副主任期间,他依旧发扬苦干实干精神。东阳曾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东阳县委把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于1978年5月调整和充实血防领导小组,抽调人员到流行区开展查螺灭螺、查病治病。

  巍山、横店、湖溪等血吸虫病流行区,刘英涛都去过。他爬过横店八面山查螺,下乡灭螺,切断血吸虫的中间宿主。经过努力,1979年5月,经省血防考核检查组考核,东阳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如今,作为一名老党员,刘英涛坚持学习,爱看书、读报,更少不了新闻联播。他说:“不是权威媒体发布的消息,不听信、不传谣。”他经常催家人按时交党费,也要求小辈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还时不时要考一考小辈们的时政知识。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