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东阳   正文

【老干部话当年㊹】金章宝:坚持优良作风 到人民中去

2020-07-07 14:13:39

来源: 无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7月7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杜晓萍

个人名片

  金章宝,1933年出生,义乌稠江街道人。1949年4月入党,1949年8月参加工作,任义乌佛堂区委文书、干事。1950年2月,任省委党校学员。1950年6月,任浦江县城关区委组委、区长。1955年10月,任浦江县团委书记。1958年6月,任衢州巨化电石厂分厂团委书记。1963年,任东阳吴宁镇秘书、革委会副主任等。1971年,任东阳自来水厂副主任等职。1971年12月至1988年6月,任东阳吴宁镇北郊办事处干部。1988年离休。


  金章宝是一名老党员,党龄已超70年。他上过半年私塾、两年小学,之后在老家义乌原江湾乡务农。他为地下党组织传送消息,与地下党员一起到郊外商讨事情。1949年4月,经人介绍,金章宝入党。

  当年8月,金章宝参加工作。从义乌到浦江、衢州、东阳等地,他工作经历丰富。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深入农村、服务群众的责任与担当。“我的经历平平淡淡,没有上前线经历过枪林弹雨,但是也轰轰烈烈,因为我一直跟着党的政治运动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金章宝说。


01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1949—1988年40年间,金章宝主要工作在农村,参与了剿匪、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稳定社会秩序,解放农村生产力。

  解放初期,金章宝在江湾乡任职。那时,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勾结地主恶霸、流氓兵痞组成武装股匪,进行各种破坏活动,与人民为敌。乡干部剿匪工作艰巨,金章宝也是其中一员,经常日以继夜,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年纪轻轻的他从未有退却之心。

  在金章宝看来,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是农村干部的优良作风。“坚持优良作风的农村干部,都不会计较时间,不会被困难打倒。”金章宝回忆,他节假日带队下乡是常事,哪怕是春节期间。他们到农村去宣传、动员农民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改良种植方式等,与农民一起生产、生活,给农民交粮票或钱。农忙时,金章宝还会带领工作组成员插秧、割稻,和农民即兴开展挑担子比赛。“年轻时,我一次就能挑200斤。”

  为了改善生活,农民们干得热火朝天。有一年正月初二前后,金章宝带队到磐安盘峰乡三佰村。“天下着大雪,村民们照样出工,争分夺秒挑泥运土修水利。”当时的场景,金章宝记忆犹新。


02
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

  组织生产只是农村工作的一个方面,协调群众关系也是农村干部的日常工作之一。金章宝和群众打成一片,邻里有矛盾时,都喜欢找他说说理。“农村干部应始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金章宝经过党的培养和教育而产生的深刻体会。他清楚地记得,自己曾于1950年2月、1951年2月、1954年4月共三次到省委党校学习,主要学习党的组织工作。

  1990年,金章宝离休,却不离“岗”。他加入义乌市原异地安置老干部党支部,曾任该党支部书记;曾被聘为义乌市容市貌监督员、交通管理监督员等,获评金华市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义乌市先进老干部、义乌市优秀党员,多次被评为义乌市委老干部局活动积极分子。其所在党支部还被评为金华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金华市第三批“五好”离退休干部等。

  “我生活得很幸福。”金章宝对幸福的理解很朴实——吃得饱、穿得暖,他说,“我出生贫苦,儿时少衣缺食,躲避过日军、国民党,解放后开始过上新生活。我对自己的平淡生活感到很满足。”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