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10:30:36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7月17日 金华日报 记者 冯俊江 通讯员 郑凌燕
7月,贝母采收、销售进入尾声,磐安县新渥街道庄基社区药农陈文江盘算了下今年收成,家中12亩贝母田赚了3万多元,加上县里对低收入农户年内新种植贝母每亩的产业帮扶专项补助,这季贝母收入近5万元。
今年以来,为助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磐安按“一类一政策、一户一办法”原则,在结合其自身意愿基础上对6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开展“技能培训+资金补助”相结合的“菜单式”产业帮扶。
作为山区县,磐安拥有生态环境优势和高山气候等资源特性,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坚持抓特色,“唱山歌”。根据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情况、发展意愿以及“一乡一品”产业发展布局,该县用足资金“主药”,先后为低收入农户直补70余万元,引导其发展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帮扶一批脱贫一批,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让更多低收入农户增收有保障、可持续。
同时,该县注重用活政策“药引”,先后开出10类扶持产业政策“菜单”,通过发展实施风险小、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产业增收项目,重点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茶、菌、果、蔬、畜、禽”等特色种养业,并对发展产业的低收入农户直接实行产业资金分类补助。如低收入农户新种植良种茶、香榧等每亩可领到补助资金1500元,低收入农户生产食用菌每袋可享受1元补助,低收入农户自养山羊可享受1000元一只补助等。对于从事共享农屋、农家乐、来料加工等二三产业的低收入农户,该县也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补助,切实引导更多的低收入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增收。
“政府产业扶持为农户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保障。”玉山镇岭口村隔水自然村低收入农户胡汝生今年养了4头山羊和32只山地放养土鸡,分别获专项直补4000元和1600元。
“主药”“药引”都有了,还要做好“随访”。低收入农户大多受教育程度有限,针对其发展产业缺技术的问题,磐安农业部门通过“技术培训+专家指导”的方式,组织开展产业技术培训,激发农户“造血”潜能,同时选派农技专家进村联系蹲点现场指导种植技术。如选派县蔬菜站站长陈加多到新渥街道杨山村联系蹲点,在该村引进特种优质西瓜新品种,推广贝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带动留守在家的123户农户发展贝母、西瓜、生姜等种植产业,其中5户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约2000元。
截至目前,该县今年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70余万元,带动387户低收入农户发展产业,户均增收1800余元。磐安县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登上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榜,并获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倾斜奖励。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