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磐安   正文

“蝶变花溪”,你究竟还藏着多少惊喜

2020-07-27 17:26:52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7月17日消息 金华日报 记者 黄娇丽                     


  7月的磐安赶上梅雨季,河水涨起来了。雨后山峦云雾缭绕,这时候去花溪踏水,是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花溪风景区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盘山之麓,景区面世于2000年。作为磐安旅游的“开山之作”,花溪是磐安人心中美丽的“大姑娘”。

  这是我第二次前往花溪。上一次来这里是在三个月前,那时的景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张罗三年改造的收尾工作。因身负采访任务,我只匆匆打了个照面。然而,彼时那惊鸿一瞥已让我难以忘怀。再次踏上花溪之行仿佛与好友赴约,心中满是期待。

  离开高速,驾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不多时,待见到山墙上“一花一世界,一溪一天地”几个大字时,花溪就在眼前了。从龙头岩水库坝顶进入景区,溯花溪寻源而上,可赏廊桥遗风、小村炊烟、斤丝潭、千米平板长溪、花溪幽胜、双瀑争潭、石狲岩等奇观异景,穿越林海、登上大盘山,又可探寻掩藏在树丛中的古庙、火山湖及四江之源。



这段长长的风景,让我们慢慢欣赏。

  花溪之名何来?当地人说,每年春天,星星点点的繁花随水流下,溪水真美,不如叫花溪吧。这大概是个美丽的猜想,我们无从考证,却让花溪多了几分韵味——即使身处其他季节,也能轻易浮想春天繁花满溪的景致。

  车子驶入景区不久,风景如故。当我正想依照记忆寻花溪而去,一段突如其来的“时空隧道”却先给了我一个惊喜。隧道里,深蓝、浅蓝的水纹环绕四周,波光粼粼。整条隧道仿佛变成了通往亚特兰蒂斯的海底之路,如梦如幻。“时空隧道”的另一头,静待我们的是一个千年不变却又“浴火重生”的花溪。

  出了蓝色隧道,迎面扑来一个绿色“海洋”——近处林海、路边的溪流和远处的群山。




  花溪的竹林与众不同。一眼看去,这一片长势喜人,荫翳蔽日,与普通林子无二。细看,你会发现眼前这片竹林的生长方式非常有趣:多处竹子成双成对、挤挤挨挨、肩并肩伸向天空,犹如一对对恋人。当地人由此称之为“鸳鸯竹林”。“我们太喜欢花溪了,年年夏天来。”偶遇一对老夫妻,两人是花溪的“老友”。82岁的贾兰和81岁的贾钦仁,一个磐安人,一个东阳人。他们相依前行的身影,正如这鸳鸯林里的“夫妻竹”。“长相守、到白头”,世间最浪漫的事莫过于陪你慢慢变老。

  花溪的溪别出心裁。“赏亿年火山遗迹,游千米平板长溪”,花溪最出名的是什么,当然是平板溪。下了车沿溪边栈道一路步行,在景中村田里壁村一带进入千米平板长溪。我们到平板溪戏水区时刚好雨止。这段宽十余米、光洁平坦的石质河床,是一亿年前火山喷发时形成的自然奇迹。溪水略涨,正是花溪踏水的最佳时间。在浅浅的溪中行走,偶有落花从脚边掠过,踏水而行,亦踏花而行;若不想行走,卧溪顺水漂流也是一件妙事。

  据说,被尊为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米芾曾游历花溪,称赞“此地风光三吴无,平砥清流世间殊”,并挥笔题下“天下一绝”四个大字。诗中所言不虚。而平板溪旁,题有“天下一绝”四字的崖壁上,一道水流正“从天而降”顺崖而下,煞是好看。


  此行我才听闻,斤丝潭有个传说,竟和济公和尚有关。相传,此潭底与杭州净慈寺的一口水井相连,当年济公就是通过此潭将大盘山的木头运往净慈寺的。最为奇特的是,此潭有时无雨而涨水,有时潭水又会突然翻滚,神秘莫测,民间有“洗潭”奇闻。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花溪还有个忘言谷。漫步在新修缮的游步道上,领略约1公里的沿路风景。雨后的河涧水流湍急,耳边萦绕着淙淙水声和鸟鸣声,把小径衬托得更加幽静。茂密的森林中,三座石屋若隐若现。据了解,花溪改造时,景区工作人员为了保护生态,没有带一支工程队进山林,石屋根据地形依势而建,其中一座更是绕开十余棵树木。现在看去,树木像是从石屋缝里长出来的。

  平板溪尽头是茶坞口田野,仰望石狲岩,巍峨俊秀,上有许多横径孔洞和峰柱。过红叶满山、一路清香等景点,至栗树坞口村,是成片的古林丛。此处可望见大盘山主峰,西行可入杏珠坞竹林。花溪还有太多美景、传说,说不完道不尽。

  若是累了不妨留下来歇歇脚。平板溪边矗立着一座座白墙黛瓦的中式民宿,共有80余家,目前装修好可以入住的有20余家。“一下水就是一天,上岸就该走人”的情形已经改变。这里的民宿外观古朴,但室内设计各有特色。花溪村主任李相画家的民宿“花千宿”就是其中一家,由专业设计师设计,乡野古朴的风格和山水十分融洽。住在这里,窗外就是一片林海;吃的是家常菜,土鸡煲、小溪鱼、药膳。民宿设有5个房间,费用在300~600元不等,由于生意红火所有房间到7月底前基本已被预订。



  对于54岁的李相画来说,平板溪承载了他的整个童年。想当年,叫上伙伴,光着膀子,在平板溪上嬉闹,一待就是一个下午,一闹就过了一个夏天。一转眼,自己白了头,平板溪还是原来的模样。青山依旧,绿水长流,村居环境却越变越好。这就是生态与人文共生共长、和谐相处的魅力。

  花溪的日间胜景绝佳,“踏水而行,身兼赏花”的花溪夜游更妙。在声光电的营造下,花溪的水和花梦幻般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浸式山水夜游点亮这个璀璨夏夜。“蝶变花溪”,你究竟还有多少惊喜在等着我们?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