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7 18:06:37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17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杜晓萍 通讯员 赵子淳
8月初,央视纪录片《中国扶贫故事》第三集《上孟》,聚焦四川理县上孟小学,讲述教育对贫困家庭、贫困地区的发展命运的真切改变。其中提到:“同步课堂是教育扶贫中,‘互联网+义务教育’的一个缩影。上孟小学的这间梦想教室,是对口的浙江巍山小学和梦想基金捐建的。”浙江巍山小学,即东阳市巍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巍山校区。
去年5月,巍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金俊华赶赴四川理县,和上孟小学校方签订了“互联网+义务教育”合作帮扶协议。同时,去年,东阳市教育局为上孟小学安装了价值40万元的同步课堂设备。据悉,上孟小学地处偏僻高原山区,曾是四川西部极度贫困地区之一。“一块屏幕”,连起了两所相隔2000余公里的学校。此外,巍山校区还和东阳市虎鹿镇白溪小学结对。
儿童诗是巍山校区的精品课程。按照帮扶计划,两省三所学校每周开展“学写儿童诗”教学。利用巍山校区的自编教材《芝山园里学童诗》,三所学校学生一起学习了“霜”“母爱”“冬之梦”等十几个主题。近一年来,上孟小学开展了“童年邂逅童诗”系列活动,学生已创作近百首儿童诗,其中有10余首在东阳各刊物网站发表。三所学校还通过互联网评比“十佳小诗人”,在孩子们心里埋下诗歌的种子。
通过“互联网+义务教育”,上孟小学的孩子们可获得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教育机会和现代化的教育资源。上孟小学学生向雨静说:“互联网课堂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相信,我们会和互联网一起强大,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设备,巍山校区围绕“三共三互”原则,即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建立以儿童诗、竹笛、竹编特色课程为主的帮扶制度,通过名师网络课程、远程专递课程、互动课堂等形式,常态化开展结对帮扶。此外,巍山校区还和上孟小学组建了21对“一对一”结对帮扶家庭,通过互联网常来常往,越走越亲。
正如纪录片中所说的,利用网络同步教学的模式,让山里的孩子能与城市的孩子一样,同时接受优质的教育,也为城乡两地教师们的交流学习提供方便。“根据学校需求,结对帮扶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到我校跟岗学习,我校也可以派遣名师骨干到对方学校支援支教。”金俊华说,接下来,两所学校将深入开展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据悉,今年5月,全省15个县(市、区)入选省“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东阳是其中之一。去年,东阳有48所城乡学校结对。今年,东阳40所农村小学、初中将实现结对帮扶100%覆盖。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