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东阳   正文

【老干部话当年51】金品男:饱尝艰辛与荣耀

2020-09-08 15:12:21

来源: 无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9月7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杜晓萍

报花-老干部话当年.jpg


个人名片

  金品男,东阳横店人,1931年出生。1949年6—9月,在军大三分校四总队任学员。1949年10月至1950年11月,在12军、三兵团等任侦察兵、区队长等职。1950年12月至1954年10月,在206医院任政治助理员。1954年10月至1986年12月,在吉林通化、浙江杭州等地任职。1986年离休。

金品男.jpg


  金品男是长子,家人想尽办法让他上学,一直读到高小毕业。在义乌、浦江上中学时,他常听到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消息,便心生参军念头。1949年5月,其表叔邵永法回乡探亲。邵永法时任解放军12军文工团团长,带着金品男到兰溪入伍。金品男被编入军大三分校四总队。他当过学生、士兵、工人、农民等,饱尝艰辛与荣耀。


01
进军西南获评一等行军模范


  1949年7月,金品男随部队抵达江苏南京,系统学习解放军军史等,接受了革命传统和理论教育,为其走上革命征途奠定了基础。次月,部队响应解放西南的号召,辗转抵达湖北休整,加强军事训练,有时半夜三更集合,有时紧急行军跑步,为进军西南作准备。

IMG_20200717_124124.jpg

  10月中旬,金品男下连队锻炼,被分配到12军36师106团一营机炮连任文化教员。向重庆挺进时,行军极其艰苦。“白马山高峰入云,山山相连令人望而生畏。”金品男在回忆录中写道,“原以为登到最高处就可以下山了,谁知山外还有山。”他身负20多公斤重的炮弹、米袋等,日行百里,任务是鼓舞士气、管教俘虏,为牺牲的战士整理遗物、安葬等。当年12月,一个雾天,金品男和其他几名文化教员带着俘虏从四川江津渡江,在枪林弹雨之中分不清敌我双方,差点误入敌区。

  初冬时节,部队有半个月时间冒雨前进,泥路像浆糊一般,战士们稍有不慎就滑倒,变成泥人,遇上疾风骤雨,油布被刮走,则浑身湿透。战士们精神高度紧张,时刻准备战斗,且总是饥一顿、饿一顿。金品男走得双腿肿痛,依旧咬紧牙关,紧跟连队。他表现突出,在行军总结中,被评为一等行军模范。

  1950年3月底,金品男调任军官教导队区队长,改造120名俘虏。年仅20岁的他勇挑重担,组织学员学理论也联系实际。他平等对待学员,不断感化学员。其间,金品男还时常遭遇土匪、散兵,枪不离身,出色地完成任务,荣记三等功。


02
料理伤病员烈士积劳成疾


  1950年9月,金品男被调到12军国防医院任见习政治干事,次月北上抗美援朝,到吉林省通化市待命。通化是志愿军入朝参战的主要口岸,也担负着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解放军全部伤病员的救治与转送任务。11月接上级命令,金品男进入第31陆军医院(现驻通化市解放军医院即原206医院)任政治干事,负责登记、清理烈士遗物,写死亡报告,安葬烈士等。

  伤员、烈士一批接着一批,旧衣服送消毒室消毒,金品男通知理发员理发,十七八岁的女看护员帮助洗澡、穿衣。医院工作繁忙,金品男长期连续工作,和衣而睡,时间久了,虱子会从领口、袖口爬出,顺手一摸就能摸到几个。他积劳成疾,发烧至41℃,留下肝肿大的后遗症,并有神经官能症。

  在通化市轻工业局,金品男身负多职,组织教育工作、人事工作、夜校校长兼教导主任、党史学习辅导员、报社通讯员,兢兢业业。由于身体不好,他一直想回东阳工作,几经奔波,于1959年到杭州技工学校任车工,但只过了4个月左右,就因突发状况而离开。

IMG_20200717_141245.jpg

  1984年,金品男以往受到的不公待遇,终于澄清了,他重回单位。1986年12月离休后,金品男回到故乡。闲不住的他先后承包鱼塘、工程,担任后岑山老年协会副会长。金品男积极筹建老年活动室,改善小区环境,扩大经济收入,还统筹修谱工作。

IMG_20200717_141344.jpg

79岁时,他还学习如何上网。熬过了那些艰难岁月,金品男说,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