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 15:24:07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9月11日消息 记者 王妃
开栏的话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也是金华面临的重要机遇。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金华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参与者、积极推动者,更是直接受益者。市委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实效。为展示金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效、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本报开设专栏、推出系列报道,为金华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营造更好的舆论氛围。
9月1日,浙江八达运动服饰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入驻婺城上海科创中心。昨天,公司总经理吴宏波告诉记者:“在短短几天里,我们就与上海高校院所的纺织面料专业人才团队达成合作,为公司转型发展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
浙江八达运动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针织面料开发销售、运动服装生产销售的外贸企业,在柬埔寨、美国建有产业基地,一直以生产传统面料为主,市场定位中低端。“低端产品除了拼价格,还容易被模仿,市场竞争力不强。”吴宏波意识到产业调整迫在眉睫,“要想走得更远,必须在业内做到‘非你不可’,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核心。”
为此,近年来吴宏波瞄准功能性面料。然而,因高端人才缺乏、研发能力不足,功能性面料研发与技术转化始终未取得突破性成果。
去年3月,婺城上海科创中心在上海中环科技园启用,在婺城企业与上海创新资源之间建立了通道,有力推动两地之间科技、人才、项目间的合作交流,为婺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吴宏波抓住机遇,在婺城上海科创中心设立企业全球研发中心,致力于功能性面料研发。“这里有大量人才团队、技术成果。在科创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立即找到了需要的技术团队。”公司上海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李英杰说,他们正在和上海相关高校合作研发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面料,预计明年将在金华形成批量生产。“新技术、新产品将创造新需求,为产品带来更高附加值,推动企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通过“科创飞地”,企业将优秀人才、项目放到沪杭科创合作基地,把生产基地放在金华,金华打出的招商引智组合拳,正不断释放“飞地”效应,不仅服务金华本土企业,而且成为科技招商的重要平台。
“挥一挥手就能在空中出现悬浮的影像,用手点击可随意旋转、放大。”在浙江斯玛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记者体验了一把电影里才有的“黑科技”——空气成像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材料,多亏了‘科创飞地’的牵线,由上海科研团队研发,在金华生产销售。”公司董事长陆建斌介绍,仅这项技术已为公司赢得国内外200多个销售代理商,今年外贸订单较去年增长50%。
去年3月,斯玛特在智能全息成像领域技术研发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亟须寻找相关领域的科技合作伙伴。得知我市在上海设有“科创飞地”,陆建斌立即赶过去对接,很快获得上海科研高校的支持,仅花5个月就完成技术攻关。“一来二去,上海科研团队看中我们的营销团队和市场终端优势,去年底与我们在金华合作成立一家智能产品研发机构。”他说,目前双方正在研发一款智能显示膜,有望今年年底投放市场。
引技术与引项目的融合,使“科创飞地”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市科创廊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创飞地”一方面可以引进上海、杭州等高校院所的成果,另一方面可以转化应用科创中心的研发成果;既可以吸引外地企业在金华新建工厂,利用金华的制造优势生产科研产品,也可以让外地企业与金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生产新产品。
【新闻链接】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重大契机,积极参与、主动对接,各县(市、区)纷纷在上海、杭州等地设立异地研发机构(“科创飞地”孵化器)。截至目前,全市在沪杭长三角区域建设“科创飞地”11个,共入驻企业28家,招引推荐项目20个、高层次人才70余名。
今年4月签约的长三角G60金华(上海)科创中心、金华(上海)人才大厦即将揭牌启用,成为长三角G60九城市首个“科创飞地”,也是推进G60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和深度融合的标志性项目。目前已有入驻企业7家。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