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0  >  10  >  动听金华  >  最新消息   正文

【动听金华】④友人赠我冻柿子

2020-10-10 16:58:26

来源: 无

作者: 黄雪芬


audio

  小编的话:


  每一次转身都是值得期待的蝶变。

  全新升级的金华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一档全新的栏目《动听金华》。 

  每晚6点,打开金华新闻客户端,你就可以准时收听到一个好听的故事。

  他们是金华最动听的声音,听他们说金华的好故事,打开一个美好的夜晚。


  

友人赠我冻柿子


  作者:傅亦武   朗读者:齐文


  有朋自北方来,带来一包冻柿子,用厚厚的保温袋装着,接到手中,依然能感到里面透出的一丝凉意。

  朋友说,这是京津一带的大红柿,出发前特意托家乡人买的,吃个稀罕。千里送柿,这份心意不敢推却,于是假装客气两句欣然收下。之所以说“假装”,是因为的确好些年没吃过这种柿子了,馋。

  曾经在京城求学,每到秋日,学校门口就会有农民用板车拉着柿子售卖,橙红金黄一堆,相貌饱满,挂着薄薄的一层白色糖霜,拿在手里沉甸甸肉墩墩的,很有弹性的感觉,掰开后,露出黄灿灿发亮的果肉。果肉很厚实,入口便化为浓郁的香甜,中间常有发育尚未完全的籽粒,嚼着脆生生如同嫩藕。

  不知是因为汁水丰厚不耐久存,还是因为太过畅销,往往只是一月半月,板车上就换了其他“乘客”。至于冻柿子,我还真没吃过。

  回到故乡这江南小城,秋冬的水果摊上也常见柿子,但一直兴致缺缺——小,果子比蒂上的萼片大不了多少;娇气,多放几天就蔫不拉几皱巴巴的;水分倒是充足,一掰开便淋漓直下,着实有些恼人。如果一受冻,看着便软塌塌的,让人缺乏食欲。

  柿子树接地气,北方大多省份均有。冬天如果乘火车北上,经常能看到离铁路不远的平原山丘或农家房前屋后,枝头上零星的红点黄点。对此,人们一般会有两种解释,一是枝丫太细采摘不易;二是为鸟雀留点过冬的食粮。到底哪个更准确,恐怕农户也说不清楚。不过柿谐音“事”,又多为红、橙、黄这类喜庆的暖色调,自古就在民间有吉祥寓意,年画、窗花、木雕中常有“事事如意”的图案。特别是年头年尾,一场雪一下,留一串柿子在枝头被白雪半遮半掩,再与大红灯笼、对联相映衬,的确是喜气盎然。

  岁月,显然是会让过往的经验被遗忘的。带着冻柿子回家,先放冰箱里冻几天,要吃时拿出一个,看外面似乎沾了点脏东西,习惯性地拿到水龙头下冲洗,手指一搓,最表面的那层薄皮就像纸一样撕开一大片。拿纸巾去擦,纸巾又和冰水果肉粘连,水没擦干,纸却破了,粘在柿子上抠都抠不下来,着实狼狈。这才醒悟过来,把柿子放在碗里让它慢慢回温。等了个把钟头,虽然还是冷冰冰一团,整个却软和了许多。小心翼翼地咬一口,牙齿上瞬间传来一股寒气,似乎能听到与冰粒摩擦的沙沙声,本来困倦的人一下子清醒了。小口小口地咬,慢慢地咀嚼、吞咽,那股来自北方山野的寒气从齿颊胸腹渐渐扩散开来,直入四肢百骸。不知不觉一个吃完,静坐良久,悠悠长长地吐出一口丹田气,清清凉凉的,那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可惜,这感觉虽好,冻得麻木的指尖却在阻止主人进一步的行动。也罢,欲知其他柿子的滋味如何,且留待下回分解吧。

  东汉科学家张衡,不光光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诗文也写得很好,他的《四愁诗》被后人视为七言诗的雏形。鲁迅先生曾仿作《我的失恋》,也是讽刺诗的名作。行文至此,脑海中突然跳出几句打油诗来,似乎和两位先贤的作品挺合拍:

  我所思兮在燕山,

  红红黄黄大又圆,

  侧身北望口流涎。

  友人赠我冻柿子,

  何以报之佛手柑。

  路远亦至皆欣然,

  多留几个待过年。

  佛手是金华特产,谐音“福寿”,意为添福添寿,和柿子同是民间吉祥艺术品中的常客。新年将至,遥赠亲友,讨个口采,不亦乐乎?

 

朗读者简介

  齐文, 朗读爱好者。一名东北小伙因机缘巧合考入了浙江师范大学。后与金华这座城结缘,目前从事于婚礼,商业主持,口才培训,乐器教学。未来的他希望继续能够在这条路上用心发声,用自己的声音传播更好更精彩的故事。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